background image

浅谈食品安全和 无、绿、有

据我的调查,当前在食品安全工作上,有二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认识和概念模糊,

因此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不清晰;二是标准意识淡薄,无标生产和无标管理现象普遍,
这影响了食品安全工作更深入的发展。浙江无公害食品的生产起步不算晚,无公害蔬菜生
产技术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前期就立题研究并推广应用,仅 1984-1986 年就在杭州、金华、
台州、温州等地推广应用了 2500 公顷以上,向社会提供了无公害蔬菜 14 万吨,在杭州龙翔

桥等蔬菜市场还开设了 无公害蔬菜专柜 。不过那时 无公害 的涵义仅仅局限于控制蔬菜
中农药残留,工作内容大致是以采用抗病品种、改善农业栽培措施、建立蔬菜病虫害预测
预报体系、规范科学用药等行之有效的综防技术,使蔬菜病虫害的危害得到基本控制,减
少了农民的盲目打药,从而降低了蔬菜中农药的残留,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同时我省在全国也率先在水稻上开展了这方面工作,从 1985 年开始,我们在联合国
粮农组织(FAO)和农业部的支持下,在平湖、桐乡、嵊州、萧山等地有计划的实施了以举

办 农民田间学校 为主要形式,以帮助农民掌握 生态系统分析 技术和提高自我决策能
力为主要内容,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主要目的的《FAO 亚太地区水稻 IPM 项目》,取
得了显著成效,生产出无公害大米 1 万多吨。这一项目至今已坚持实施了 15 年,在项目

实施区已多年解决了稻米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浙江省又是我国第一个把 有机食品 的概
念正式应用于生产实际的省,1990 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第一次开发出了有机茶叶,
并出口到欧洲获得成功。

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应对加

入 WTO 后冲破技术壁垒的迫切需要,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自 1994 年国务院
公布了《21

–––

世纪议程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白皮书》,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

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以来,农业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大力倡导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重视食品安全有关法规、政策、标准的制定,

重视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最近省委又提出了打造 绿色浙江 的战略
决策。省农业厅也编制了《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2001-2005)》,各级政府都把
抓无公害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或为民办的实事之一,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管理
机构和管理办法都相继建立,省级和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也已建立或正在筹建,
制定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把浙江的无公害农业大大的推
进了一步,无公害农业的发展给浙江农业带来新的机遇。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食品安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

涉及到行政法规、监督管理、环境保护、技术开发、农技推广、物资供应、宣传普及和道德教
育等众多方面。要求政府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增加投入,加大
管理力度,提高对生产过程和流通领域的监督检测能力,提高技术到位率。食品安全要靠
综合治理的方法来解决,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解决得了的。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也可以看到在工作上尚有一些不足
之处。我之所见的不足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概念模糊,思路和工作路线不清晰;二是标
准的概念淡薄,无标生产,无标管理。我问过一些搞有机的同志,却不知道有机标准,对
有机的理解也不准确,问过一些搞无公害的,相当一部分人不熟悉无公害的有关标准,我们
订了很多标准(我省已经制定了一千多条) , “

但 订管订,

做管做 。这二个问题不解决,必将

影响这项工作的 上层次 。  

2001 年 11

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

分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和管理 ,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非常明确的把当前安全食品工作的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