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0 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是台湾金融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称为台湾金融业封
闭期。这一阶段政策目标重心是金融稳定,金融效率被放在次要位置上。因此,
政府对金融业采取高度管制的措施,金融机构以公营为主。与此同时,政府也
小幅度开放民营金融业。六七十年代,华侨投资的几个银行和一些民营的保险
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票券公司相继成立。尽管如此,台湾金融服务的供给仍明
显不足,既无法满足贸易自由化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日益富裕的
消费者对金融保险的需求。20 世纪九十年代是台湾地区金融业发展的第二个
阶段,称为台湾金融业的开放期。在这一时期,台湾的 GDP 增长率、贸易顺差
和外汇储备都处于高位。由于经济的自由化、对美贸易失衡的压力和政治上的
解禁,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台湾一系列的金融保险业得到开放,比如 1986
年成立的美商保险公司台湾分公司和 1988 年开放的证券公司。但是 1992 年
商业银行开放才是台湾金融业开放期真正起点。从 1992 年到 1999 年,除商
业银行外,投资信托公司、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票券金融、期货公司和工业银
行等领域相继开放。金融业的开放,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品质,加速了金融产品
的创新,并吸引了大量国际人才的加入。

2000 年以后,台湾地区金融业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整并期。为了解决开放
期所导致的过度竞争、利润下滑等问题,也为了迎接金融竞争全球化和混业经
营趋势等外在挑战,台湾进行了第一次金融改革,通过了一系列金融法案。最
重要的法案是 2001 年 6 月通过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它标志着台湾金融政

策的重心由 自由化 转向 整并 。金融改革和金融法案催生了十四家金控公司,
带动起台湾金融业的并购风潮。当时,全球金融业的规模化扩张和混业化扩张,
创造了许多金融业的巨人。

台湾金融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金融服务业是一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是支持产业发展之经
济命脉。台湾的金融服务业曾经历长期的管制,推动自由化及国际化
的时间并不长,迄目前虽也累积不少实力,不过整体而言,国际竞争
力仍有待提升。为建构优质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并
使台湾的金融体制与国际接轨,政府已于 2002 年 7 月起推行一系列

的金融体制改革,改革的工程浩大且复杂,目前仍在持续进行中。

  依行政院主计处 2001 年 1

月第七次修订之 中华民国行业标准

” “

分类 , 金融及保险 为十六大类行业之一。所谓 金融及保险 业,按

主计处之定义,系指 凡从事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经营、证券及期货

买卖业务、保险业务、保险辅助业务之行业均属之 。大致上,其产业范
围包括银行业、信用合作社业、农(渔)业信用部、信托业、邮政储金汇
兑业、其他金融及辅助业、社会保险业、再保险业等。本文拟针对银行业、
投信业及保险业分别探讨其发展概况,并进一步评述金融服务业相关
政策措施。

  银行业之发展

  台湾的银行业自 1997 年以来,面临经济成长减缓、产业外移,以

及房地产景气不佳等诸多大环境不利因素所影响,曾陷入不良放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