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

皇帝祭天的地方

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求丰年的地方。始建于明初永乐十
八年(公元 1420 年),清乾隆年间改建后成为今天这一辉煌壮观的建筑群。

  当时北京还没有外城,所以天坛地点属南郊。因为古代以南为阳,天是阳性,所以必
须建在南郊。后来嘉靖时筑外城,才将天坛包在外城之内。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

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 天子 ,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
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
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
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
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公元 1530 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
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
十九年(公元 1540 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天坛的建筑遂分
为两组,南面是圜丘坛,北面是大享殿,冬季祭天在圜丘坛,春天祈谷和秋季报享在大
享殿。

  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乾隆十二
年(公元 1747 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
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
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乾隆十六年
(1751 年)修缮后,大享殿也改名为祈年殿。

  整个天坛东西长 1700 米,南北宽 1600 米,总面积为 273 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
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

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 天地墙 ,象征古代 天圆地方 之说。外坛墙东、南、北三面
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 (也称天坛门),而内坛墙四周则
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内坛建有祭坛和斋宫,并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
祈谷坛。

  天坛面积辽阔,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在极小占地的建筑周围种植着苍松翠柏,深绿
颜色在古代表示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这也是在坛、庙、陵寝种植松柏的原因。

  进入现在的天坛公园,树木葱郁,尤其在南北轴线和建筑群附近,更是古柏参天,
树冠相接,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据统计,天坛仅古柏就有 4000 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