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途径分析

   内部

审计外部化又称内部审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

委托给企业外部的机构或其他外部专业人员来实施,履行内部审计职能。上世纪 90 年代,
 内部审计外部化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普遍的现象,成为解决内部审计职能弱化的重要手段
之一。近些年,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关注和采取了这一做法,实践证明,
这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制约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更好
地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
  在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有着现实的可行性,因为我国内部审计在角色定位和自
身能力上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很难完全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 ,
难以满足管理者对财务审计和各种管理审计的需要。
  (一)理论依据
  根据代理理论,会计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审
计是在会计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上,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重新
评价。公司外部的各个委托人往往采用已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

任的情况,检查其是否值得信赖,公司最高管理当局也会依据这些 委托人标准 来评价

” “

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内部审计在一个企业内部担任 参赛者 和 裁判者 的
双重角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唯有把
内部审计外部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因此,从理论上看,内部审
计外部化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由于企业外部的各个委托人往往采用已确定的标准来评
价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检查其是否值得信赖。所以,企业最高管理层

也会依据这些 委托人标准 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这样,最高管理

当局对外是受托人,对内是委托人。这种 身兼两任 的现实说明了内部受托责任是外部受
托责任向公司内部的延伸。这种内、外部受托责任的一致性,使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可能。
  (二)现实需求
  随着会计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外部审计
业务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严峻的现实将迫使大量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新的业务,管理咨
询、税务服务和内部审计业务等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执行内部审计外包可
以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市场份额,降低高风险的传统注册会计师业务在会计师事务所收入
中的比重,对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从企业自身
发展的角度看,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使我国企业处于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当中,迫于竞争
的压力,企业要求通过改善内部审计工作来提高其经营效率。由于外部注册会计师与公司
内部没有内在的利益冲突和联系,因此,他们能够为管理当局提供更具独立性和客观性
的评价结果,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审计成
本,并且使企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管理资源,用于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管理当局也能够
集中精力追求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从总体上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因此,从现实上
看,内部审计外包可以成为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双赢的战略选择。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现途径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内部审计外部化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内部审计职能全部
外包,二是内部审计职能部分外包。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经济形式多样化、规模各异,
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造成了中小企业之间在公司治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内部控
制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小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
况、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经营特点、企业文化、管理水平以及内部审计的能力,以实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