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摘要: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整体性特点,既体现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兼顾、协调的
基本内容上,也应体现在可持续发展途径中,这是现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优化模式的实

际需求。传统水土保持发展观突出 如何发展得更快 ,创造更多的财富,以物为中心。而

” “

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更加关注 为什么发展 、 怎样发展得更快更好 ,以人为中心,
发展目标和应对措施更加明确。实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统筹规划,切实改善
生态环境,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典型地区的具体情况,
探索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整体性特点,既体现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兼顾、协调的基
本内容上,也应体现在可持续发展途径中,这是现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优化模式的实际

需求。传统水土保持发展观突出 如何发展得更快 ,创造更多的财富,以物为中心。而新

” “

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更加关注 为什么发展 、 怎样发展得更快更好 ,以人为中心,发
展目标和应对措施更加明确。实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统筹规划,切实改善生
态环境,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典型地区的具体情况,探

 

索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水土流失是贫困的根源。我国 592 个贫困县中,山区占 496 个。目前全国 90%以上的
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
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1991 年国家颁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3 年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水土保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50
多年来,各级政府组织广大群众开展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到 2003
年,全国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971.36 万公顷,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累计达到
3562.84 万公顷。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拦蓄泥沙能力 15 亿吨,增加蓄水 250 亿立方米,
减少入黄泥沙 3 亿吨。水土保持是维系生态安全的主体措施。中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在长期
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政策理论,技术路线,管
理机制和建设模式。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防治方针,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技
术路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
机制。许多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活动,在动员社会力量综合治理方面,

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推进 四荒 (荒山、荒滩、荒坡、荒

沟)治理;坚持征收 两费 (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增加治理投入,

建立 责、权、利统一,治、管、用结合,全社会参与 的水保治理新机制,才能有效地加快
治理步伐。在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对重点区域实施集中连片治理。对重点项目除继续

推行 三制 (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外,同时增加了工程建设公示制,
资金使用报账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建后管护责任制。对不同类型的小流域要抓好不同类
型的试点。严格治理质量,建设精品工程。在推广先进技术经验方面,引进优良树种草种,
推广机修梯田、果树高接换头、集雨节灌、生物护坡、鼠害防治等常规成熟技术。坚持生态优
先,突出水源保护,加强河道及湖库周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农村污水和流域垃圾

治理纳入小流域治理之中。加强 3S”技术和生根粉、保水剂等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引

 

进试用,提高水保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