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水土保持内涵和外延的解析与启示

摘要:水土保持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生态学、
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农学、林学、草学、水利学等,涉及到水利、林业、农业、环境、城建、
交通和铁路等部门,涉及到城乡千家万户。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群众性的特点。  

 

 

 

关键词:水土保持 内涵 外延 解析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基础,是与水资源管理

 

互为促进、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
  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的根本。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免受外力侵蚀,既是水土保持的基
本内涵,也是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主要内容。从保护土地资源、减轻土壤退化的角度上

 

讲,水土保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
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

 

衡,维护生态平衡,而绝不可轻易地去破坏它。
  水土保持不仅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处在生态环境建
设的前沿。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头号环境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贫
困的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争取继续生存、继续发展的权利,必须调整好人类、环境与发
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调整好经济发展的模式。保持水土,根除灾害,时不我待,

 

刻不容缓,应该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
  水土保持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生态学、
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农学、林学、草学、水利学等,涉及到水利、林业、农业、环境、城建、
交通和铁路等部门,涉及到城乡千家万户。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群众性的特点。  1 水

 

土保持内涵
 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内涵,是水土保持的精髓。  预防水土流失就
是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使人们在生产活动、开发建设中,尽量避免
造成水土流失,更不能加剧水土流失。主要措施可归纳为三:一是坚决禁止严重破坏水土
资源的行为,如禁止毁林开荒等;二是严格控制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并要求达到
法定的条件,如实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审批制度等;三是积极采取各种水土保持措施,

 

如植树造林等,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治理水土流失就是在已经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采取并合理配置生物措施、工程措施

 

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因害设防,综合整治,使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
“ ” “ ”

防 和 治 应以介入时段来界定。防是事前介入,一是防止新的水土流失产生,二是控制

“ ”

新的水土流失使现有水土流失加剧,属于积极主动的措施; 治 是事后介入,遏止现有

 

水土流失的继续,减轻现有水土流失,属于是消极被动的措施。
  1.2 

 

水土保持内涵的法律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
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这是相互关联、依次递进
的四个层次,最终是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
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水土保持的最基本任务。它包括水的保持、土的保持以及水与土的
交互作用(土壤蒸发水分和土壤对水分的保持水分以及土壤渗蓄、补给地下水)。< 
  针对新的水土流失的不断产生、水土流失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水土保持法》规定了

预防为主 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主要是为了控制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对水土资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