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注册会计师司法会计鉴定证据规则探讨

 

  司法会计鉴定是一项基本的司法会计活动,一般是指在诉讼中,为了查明案情,指派或

聘请具有司法会计专门知识的人员,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鉴别判定的一
项司法会计活动。因为注册会计师对财务会计问题的解决具有专业优势,聘请注册会计师进
行司法会计鉴定已成为当前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司法会计鉴定的核心内容是司
法会计鉴定人员抑或注册会计师依据有关证据规则或准则收集和评价鉴定证据。本文结合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下称《鉴证基本准则》),对司法会计鉴定遵循的证

据规则进行分析,以规范注册会计师进行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证据收集工作。

 

  

 

  一、注册会计师司法会计鉴定相关规范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

2005 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二条规定:

“国家对从事下列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法医类鉴定;物证
类鉴定;声像资料鉴定;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

”第三条规定:“国务院

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照
本决定的规定,负责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

”另司法部于 2007 年颁

布实施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二条规定:

“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应当依下列顺序遵

守和采用该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司法鉴定主管部门、司
法鉴定行业组织或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该专业领域多数专家
认可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具备前款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可以采用所属司法
鉴定机构自行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

” 

  上述规定表明:其一,人大常委会立法没有将司法会计鉴定纳入司法行政部门的统一
管理;其二,司法会计鉴定的管理处于虚置状态;其三,司法部门的司法会计鉴定技术规
范没有立法的授权,司法会计鉴定还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而在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司法
机关的司法会计鉴定人员通常遵循诉讼程序的要求结合会计准则等技术标准进行鉴定。至于
注册会计师进行司法会计鉴定业务,财政部于

2007 年颁布实施的《鉴证基本准则》第五十八

条作了如下规定:

“注册会计师执行司法诉讼中涉及会计、审计、税务或其他事项的鉴定业务,

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

”该规定说明注册会计师从事司法会计鉴定业务

所应遵循的规范限定于《鉴证基本准则》。从而造成了依据不同程序规范进行同一种司法鉴定
的局面,导致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对于依据《鉴证基本准则》进行的司法
会计鉴定,由于很多方面尤其是证据规则方面不符合相关诉讼法律的要求,使得其鉴定结
论存在不被法庭采信的风险。鉴于此,有必要对《鉴证基本准则》的相关证据规则进行梳理和
探讨,使其符合诉讼的要求,更好地规范注册会计师从事司法会计鉴定业务。

 

  

 

  二、《鉴证基本准则》与司法会计鉴定证据规则差异

 

  《鉴证基本准则》中有关证据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七章(第二十八条至第四十九条),
该章的规定是基于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保证程度为合理保证或有限保证,是建立在重要性的
基础上的,主要围绕鉴证业务中证据的收集、评价以及记录做了相关的规定,规定鉴证业务
确定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应当着重考虑其重要性、鉴证业务风险以及证据的数
量和质量。该章主要说明了与注册会计师获取证据相关的内容,包括获取证据的总体要求、
职业怀疑态度、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影响证据可靠性的因素、重要性、鉴证业务风险、证据
收集程序、合理保证与绝对保证的区别、可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记录。从诉讼的角度出
发,《鉴证基本准则》中证据的规定与诉讼证据规则在理念上和操作上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