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探 

 一、空间环境设计理念的演变

      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城市、建筑、环境已成为当代高层建筑设计的特点,由于高层
建筑相对于低、多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高层建筑设计不能够停留在独立的自身
完善的概念上,高层建筑的开敞空间、景观、轮廓线、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城市的生态元素。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在设计概念上的差异已不十分明显,绿化、树木等自然元素,也不再
单纯地被列为外部空间的组成,而被广泛地引入到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之中,作为整个城
市生态环境组成的高层综合办公建筑的环境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应是围绕着环境设计而
展开的系统工程,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开敞空间、公共空间、街道空间、车、
人交通空间、体量、造型及动力供给、信息的收发等都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设计要从整体环
境出发,同时城市环境条件也为高层建筑提供了相应的限制和资源作为自身完善的系统 ,
内部、外部的空间组成本身又应有明确的架构组织关系,使内、外空间组成一个完整的体
系。

      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生态系统、文化传承等
因素互相交织,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整体性原则要求
以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为中介,建筑空间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积极介入城市环境系统,
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动态开放系统,其职能要素正突破建筑自身功能体系的范
畴而越来越多地接纳原本属于城市的功能,从而使建筑与城市走向一体化。建筑空间中引
入城市街道,中庭成为城市交通的集散枢纽,屋面成为城市广场,使建筑空间真正成为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建筑与城市相互联结、渗透。

      (二)开放性

      开放性原则要求适应现代化开放城市发展的趋势,将建筑的底部空间向社会开放 ,

使其 公共化 ,或将室内与半室内空间与城市空间结合,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供公
众享用。这些大小不同、形态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既是某幢建筑的,也是属于城市
的,每幢建筑的底部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并且与城市道路、人行天桥、街道花园
等其它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形成连续通畅的城市空间环境,减少了堵塞感,扩大了人们
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形成了富有活力与魅力的城市生活场所,并满足了人们对丰富多
样性城市公共空间的需要。

      (三)步行性

      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应将步行条件设计置于中心地位,机动交通应
围绕步行交通考虑,通过集约化的交通组织,形成安全、舒适、宜人、连续的步行空间系统,
系统由商店、娱乐场所、宾馆及居住单元构成,其中将充分设置人们能游憩的开放空间,
以缓解现代城市空间的拥挤和嘈杂。在这个步行区域中人们更加亲密,公共交往和公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