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水下裸露爆破清障及测试分析

  

 

  

摘 要:对某航道底部淤埋的两颗水雷进行了水下裸露爆破殉爆清障,同时对水下冲

击波、地震、水柱及涌浪等爆破效应进行了测试分析,验证及回馈分析了爆破参数设计及
爆破效果,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水下裸露爆破;清障;爆破效应;监测分析

 
1   

  

引 言

在清挖某航道过程中,发现底部淤埋有两颗战争时期遗留的水雷可疑物,通过水下

吸泥清扫予以确认。采用水下裸露爆破方式殉爆清障,同时进行了水下冲击波及陆地地震
测试。水下裸露爆破目前在国内外使用较少,尤其是采用水下裸露爆破排除水下危险物更
是国内外少见。
 
2   爆破设计
2.1 被诱爆体参数

(1)水雷 1:直径约 800mm、长度约 1.9m,合金材质外壳未腐蚀,中部有 1 个吊耳及 4

个弹耳。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及类比计算的炸药量约 306kg,炸药品种为 HBX-1。

(2)水雷 2:直径 460mm、长度约 1.7m,合金材质外壳未腐蚀,中上部有 2 个吊耳。通

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类比计算的炸药量约 238kg,炸药品种为 HBX-1。

两个水雷的水下留置时间约 66 年,大大超过一般水雷的战斗有效期,水雷引信可能

失效,但装药是否存在殉爆可能性尚未可知。
2.2 环境参数

该水域上层为厚度约 20m 的淤泥和淤泥质黏土,物理力学指标很差;第 2 层为 2~4m

的粉细沙,标贯 24 击,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第 3 层又是一层淤泥质黏土,厚度 6~9m;
第 4 层黏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较好,但已在泥面下 30m。水雷被淤泥埋深约 2m,水深约 20
~30m,吸泥清扫后呈近水平位置,距离岸线及周边水产养殖区约 2km。
2.3 爆破设计

第 1 次起爆体由 3 节塑料外壳包装的高密度震源药柱并列组成,第 2 次起爆体由 4 节

塑料外壳包装的高密度震源药柱并列组成。震源药柱主要成分为 TNT,每节药柱直径
145mm、长度 0.5m,每节重 9.5kg

,爆速 6.5×103m/s、爆力 380ml。在水雷中部直径对应

两侧各安放一个起爆体,与殉爆水雷紧密绑扎,每侧 2~4 发澳瑞凯 MS1 段雷管起爆。起
爆雷管脚线长度 30m,另采用 300m 脚线长度的传爆雷管接力至安全距离以外的铁船上起
爆。

水中冲击波压力计算值:根据 P·库尔公式[3]

Pm= 533(Q1/3/R)1.13

式中:Pm 为水中冲击波的峰值压力(kg/cm2),×9.81×104Pa;Q 为药包质量,kg;R

为测点爆源距,m,当测点距离爆源足够远且 Pm <108Pa 时,水中弱冲击波符合声学法
则,此时水中冲击波超压随距离呈线性衰减。
2.4 测点布置

进行水击波及地面振动测试,采用国际通用的欧美大地专用传感器及记录仪器。
(1)两个水击波测点距离爆源约 300~386m,传感器位于水面以下 10m;仪器量程分别

为 10、2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