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APS 中生产计划排程的基本原理

供应链管理(

SCM)涉及企业间的集成以及在产销网络中协调物流和信息流的各个方面。

作为企业信息中枢的

ERP 系统,现在已经在许多企业中用于作业处理和定单执行。高级计

划系统(

APS,AdvancedPlanningSystems)作为 ERP 的补充,用于协调物流、开发瓶颈资源

和保证交货日期。

APS 应用各种优化技术,并根据企业的商业目标来改进计划。APS 包括需

求和供应计划、运输

生产计划

排程等各种供应链计划模块,本文主要介绍

APS 

生产计

排程(

ProductionPlanningandScheduling)模块的基本原理[1]。

决策状况描述
       

生 产 计 划

排 程 的 目 的 是 为 车 间 生 成 一 个 详 细 的 短 期 生 产 计 划 。 排 产 计 划

Productionschedule)指明了计划范围内的每一个定单在所需资源上的加工开始时间和结

束时间,也即指出了在给定资源上定单的加工工序。排产计划可以通过直观的甘特图

Ganttchart)形式给出。

    排产计划的计划间隔可以从一天到几周,取决于具体的工业生产部门。合理的计划长度取
决于几个因素:一方面,它至少应当涵盖与一个定单在生产单元中最大的流动时间

flowtime)相对应的时间间隔;另一方面,计划间隔受到已知顾客定单或可靠需求预测

的可用性限制。很显然,只有当排产计划适度稳定时,在一个资源上进行定单排程才是有用
的。也就是说,它们不应受不期望事件经常变化的影响(如定单数量改变或中断)。
    对某些生产类型(如 jobshop),生产计划排程需要对(潜在)瓶颈资源上的任务定单进
行排序和计划;而对另一些生产类型(如成组技术),生产计划排程要能自动地、按时段检
查资源组的能力,看其是否能够在下一个时间段内完成成组加工的一组定单。然后,可以手
工排序这组定单在下一个时间段内的加工次序。
    排产计划任务能够而且也应当分散来做,这样可以利用每个地点人们的专业知识和车间
当前状况的知识(例如人员的可用性)。
    生产计划排程受到上层主生产计划的约束,主生产计划设立了在分散的决策单位中执行
生产计划排程的框架。从主计划中可获得的相应指导包括:使用超时或加班的数量;在不同
时间点上来自供应链上游设施物料项的可用性;涉及来自供应商输入物料的采购协议。此外,
由于主生产计划在供应链上有更宽的视点和更长的计划区间,从中我们还可以得到:
 
    计划结束时需要建立的各物料项的季节性库存量;
    交付给供应链下游设施的定单截止日期(下游设施可以是紧接着的下一级生产单位,分
销商或最终顾客)。
排产计划生成
    由车间模型生成排产计划的一般程序可简单地描述为下面 6 个步骤(如图 1 所示)。
1、建模
    车间模型必须详细地捕捉生产流程的特征和相应的物流,以便以最小的成本生成可行的
计划。
由于一个系统的产出率只受潜在瓶颈资源的限制,因此,我们只需对车间现有全部资源的
一部分

–也即那些可能成为瓶颈的资源,建立一个清晰的模型。关于建模方法的细节我们将

在后面进一步阐述。
2、提取需要的数据
    生产计划排程使用的数据来自 ERP 系统、主生产计划和需求计划。生产计划排程仅利用这
些模块中可用数据的一个子集,因此,在建立一个给定生产单元的模型时,必须指明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