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PM 设备管理之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的内容因设备种类和工作条件不同而差别较大,但各类设备的任何点检,都必须
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确定检查点:一般应将设备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列为检查点。但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
确定与设备的结构、工作条件、生产工艺及设备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有很大关系。检查点选择
不当或数量过少,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检查点过多,势必造成经济上不合理。因此,必须
全面考虑以上因素,合理确定检查点的部位和数量。检查点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

2.确定点检项目:确定点检项目就是确定各检查点的作业内容,如温度、振动、噪声、泄漏、
压力、磨损情况等。确定检查项目时,除依据必要性外,还要考虑点检人员的技术水平检测
工具的配套情况。点检项目确定后,应将其规范化并登记在点检卡中。

3.制定点检判定标准:根据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和实践经验,制定出各检查项口
的技木状态是否正常的判定标准。判定标准要尽可能定量化,如磨损量、偏角、压力、油量等
均应有确切的数量界限、以便于检测和判定。制定的判定标准要附在检查项目表内。

4.确定点检周期:点检周期应恨据检查点在保证生产或安全上的作用,生产工艺特点和设
备说明书的要求,并结合故障与磨损倾向、维修经验等来确定,切不可过长或过短。点检周
期过长,设备异常和劣化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失去了点检的意义;点检周期过短。会加大检
查工作量,增加费用支出。点检周期的最后确定,需耍一个摸索试行的过程,一般可先拟定
一个点检周期试行一段时间(如一年),再通过对试行期间的维修记录、故障和生产情况等
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点检周期。

5.确定点检方法和条件:根据点检的目的和要求,规定各检查项目所采用的检查等,都应
具体规定。检查方法和作业条件确定后,就成为规范化的作业程序,点检方法和作业条件。
例如,是凭感官检查还是用检测仪器检查;是需要解体检查还是不解体检查;是停机检查
还是不停机人员不得随意改动。

6.确定点检人员:所有检查任务必须落实到人,也就是明确各类点检的执行入员。日常点检
工作一般应由设备操作入员和车间维修人员负责,因为他们天天与设备接触,对其性能和
技术状况十分熟悉,易于及时发现问题、设备在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征兆,能够尽快处理。
同时,也有利于推行设备全员管理。定期点检由于工作内容复杂,作业量大,操作技术要求
高,应由没备维修人员和专职点检入员负责,以保证检查的质量和效率。确定点检人员时,
要与一定形式的责任制度相结合,力求做到责任明确,要求具体,任务落实。

7.编制设备点检卡:为了指导设备点检工作,需要将各检查点、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检查方
法、判定标准以及规定的记录符号等内容编制成规范的表格,作为点检人员进行检查作业的
依据。这种表格称为设备点检卡。点检卡既是考查点检工作执行情况、统计设备维修资料、进
行设备技术状态分析的原始记录,又是维修控制和管理中的重要技样文件编制点检卡时,
文字和符号要力求准确具体,简明规范、以便于掌握和使用。

8.做好点检管理工作:企业要建立健全各级点检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设备点检管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