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

目标,是指企

财务管理

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

企业整个

财务管理

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是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导向。在财务

管理实务中,财务管理总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要实现的根本目的。科学地设置财务管
理总目标,是实现财务管理目的的前提。本文拟就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的科学设置问题作一
探讨。
1 关于财务管理总目标的不同观点及评价
有关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有利润最大化、总产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多种观点。其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
1.1 利润最大化和每股盈余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表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
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每股盈余最大化观点实际上是利润最大化观点的一种转化形式,
即把利润与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并且只适用于股份制企业。
利润最大化与每股盈余最大化观点尽管有一些优点,但也有两个缺点:一是没有考虑利润
的实现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二是没有考虑企业获取利润所承担的风险,从而
会导致企业经营者不顾风险大小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损害企业所
有者的根本利益。
1.2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也称股东财富最大化,该观点认为股东创立企业的目的在于扩大财富,他
们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
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其股权获取现金。企业的价值只有投入市场才能通过
价格表现出来。这种观点体现了资金时间价值和考虑了风险因素,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
理选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企业最化作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

“利润最优大化”目

标相比较无疑是有所提升。主要表现在:它不仅克服了

“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资金时间

价值、风险价值,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等缺点,而且还
充分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对资本保值与增值的要求。但也存在着下列缺点:
第一,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十分抽象而很难具体确定的目标。从非上市企业来看,其未来
财富或价值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才能确定,但又由于这种评估要受到其标准或方法的影响,
因而难以确定。再从上市企业来看,其未来财富或价值虽然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来显示,
但由于股票价格的变动不是公司业绩的唯一反映,而是受诸多凶素影响的

“综合结果”,因

而股票价格的高低实际上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价值的大小。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
际工作中难以被企业管理当局和财务管理人员理解。
第二,由于上市企业大都相互参股,其目的在于控股或稳定购销关系,或者说,法人股东
似乎并不把股价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追求的唯一目标。
第三,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

盾。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直接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是企业所有
者所希望实现的利益目标。这可能与其他利益主体所希望的利益目标产生矛盾。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不同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后者只是体现了企业对价值增值的追求,前
者则不仅反映了企业对价值增值的追求,还蕴涵了企业对降低财务风险与满足长远发展的
要求。因此,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无疑更具全面性与综合性。但也
应该看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仅适用于上市公司,而不适用于非上市企业。即便是上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