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成因与对策分析

摘要: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问题,引起人们的

关注,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显然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对此,该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
衡的主要成因和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字:

 中美贸易 贸易不平衡 产业结构 产业转移 

  

1 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

70 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

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

86 倍,年均增长 17%。至 2005 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 1978 年的

10 亿美元增至 2116 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
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

2007 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 3020.8 亿美

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
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

1979 年到 1992 年的 14 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

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

1993 年中方顺差为 63 亿美元,2000 年中方

顺差

297.4 亿美元,2001 年则为 281 亿美元,2004 年为 873 亿美元。2005 年为 1141.75 亿美

元,

2006 年和 2007 年分别达到 1442.6 亿美元和 1633.2 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 年至

1982 年美国为顺差,1983 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 年美方逆差为 3 亿美元,2000 年为 838 亿
美元,

2001 年美方有 831 亿美元的逆差,2004 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 1620 亿美元。2005 年则

突破

2000 亿美元,2006 年达到 2325 亿美元。2007 年 1 至 11 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 2375

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

1980 年美国

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

100 多项反倾销

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
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
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
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
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2 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成因 

  

 

  

2.1 双方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导致双方统计数据差异 

  

(1)统计方法不同。中美双方统计采用不同的贸易统计标准进行衡量。美方采用总贸易制,

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
中方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
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使美方

“逆差”加剧。美方因忽视转口和转口增加值而高估了从中

国的进口。中美两国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经我国香港转口的。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
60%以上是经过以香港地区为主的第三方转口的,而转口到美国的商品额中的 29%是在我
国香港增值的。货物离开中国后在第三方增加的价值,显然不应计算为中国的出口。而美方
的出口统计因忽视转口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此外,美国还因出口统计不完全而低估了对
中国的出口值。

 

  

(2)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