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自由贸易除了能为贸易双方带来贸易利得外,对各自的技术创新也存在着多重积极影响。在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贸易自由化的主流形势下,在静态意义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
新水平会影响其贸易的模式、规模和利得;在动态意义上,国际贸易会影响到其总体的技术
水平和经济增长。事实上,仅从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间的关系而言,两者之间是互动的;而
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贸易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应该更为具体和深刻,因为与国
际贸易相关的技术创新是发展中国家展示和发挥其

“后发优势”,继而步入经济起飞和增长

阶段的重要手段。  
一、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现代经济学认为,商品生产不仅取决于各种传统的生产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
业家经营管理能力)的数量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组合上述各种生产要素的技术。因为
技术不仅可以节约稀缺的经济资源,同时在给定的要素规模条件下可以实现更大的产出和
生产更多样化的产品。事实上,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早已肯定了技术在国际贸易
中的重要影响,只不过当时强调的是

“技术”的绩效——劳动生产率而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

展已经突破了以俄克歇尔

-奥林-萨缪尔森(H-O-S)为代表的新古典要素禀赋模型,其中尤

“新要素禀赋理论”、“贸易技术论”、“市场结构论”和“动态比较优势论”等为代表。

  

“新要素禀赋理论”与 H-O-S 模型的区别在于:其一,从“劳动”这一传统生产要素中分

离出熟练劳动(即人力资本)和非熟练劳动。其二,将知识也视为一国的禀赋之一。通过研
究和开发(

R&D)产生的知识,既可以体现在劳动力上,也可以体现在资本上。其中非常

重要的一点是,其隐含了一国在动态意义上可以创造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其三,将

“技术”变

量引入要素禀赋模型,如同传统的劳动和资本一样,强调创新对贸易模式的影响。技术变量
主要借助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R&D 支出水平和具体的创新数据来表示。

“新要素禀赋理

”虽然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和 R&D 支出等新要素比较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但是

没有触及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问题:首先,理论中没有彻底解决

“技术”的待遇问题。因为

“新要素禀赋理论”虽然将“技术”视为要素之一,但是既没有探讨高低技术能力共存以及相
应地对相对生产力和相对增长模式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忽略了

“技术”的动态特征。其次,

“新要素禀赋理论”将生产要素看作是贸易流向的内生决定因素。事实上,资本、人力资本和
知识等几乎所有的要素都是在不断变更着的,因此不能以静态的眼光将要素看作是一国固
定的

“禀赋”。

  

“贸易技术论”将技术差异视作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在波斯纳的“贸易技术差距模型”

中,一国由于发现了某种新产品和新工序而获得了暂时的比较优势,直到其竞争对手具有
了相应的创新模仿能力,创新国才会丧失这种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创新国在技术上的领先
地位,可以不断地通过新的创新取代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旧创新,进而在各阶段始终保持比
较优势。在海什和弗农的

“产品周期理论”中,假定一国在创新生产上具有优势,在商品生产

的初期,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商品价格较高、产量较低,加上接近市场有助于接受消
费者的信息反馈和进行相关的服务,生产在创新国进行;随着商品的成熟和标准化,价格
下降、生产时间变长,商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其他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创新国继而可以生产
另一种新产品。可见,无论是

“贸易技术差距模型”、还是“产品周期理论”都认为创新国会出

口新产品;都强调在引进一种新技术对产品生产定位影响中的时间的重要性;都认为新产
品的生产和

R&D 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应该位于技术能力发达的国家。但是,

“贸易技术差距

模型

”和“产品周期理论”忽略了以下两个事实:其一是时间,时间会使产品趋于标准化,

增加成本的重要性;其二是技术扩散,技术扩散会提高外国生产新产品和模仿现有产品的
能力。
  

“市场结构论”又被称之为“新贸易理论”,主要用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该理论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