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县级博物馆基本陈列设计探讨

  

 摘 要:县级博物馆的陈列,因收藏限制,展品不足。本文以广东四会博物馆“四方来

”陈列为案例,探讨在藏品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凸显地域历史文化特色。 

  

 关键词:陈列 设计 县级博物馆 

  

 

  

 一份好的陈列内容文本,应该有明确申明的陈列目标,有确定的主题,对目标观众群

体有明确的定位;在内容方面,应该有完整的内容结构,有新颖的表达角度,有生动和吸
引人的情节,有准确体现内容和激发观众兴趣的展品,有准确生动的陈列标题系统,有系
统的博物馆教育材料和方法。①然而县级博物馆,由于缺乏资金,文物征集往往难以为继,
馆藏文物不足以支撑县域各个时期的历史;馆藏文物多为调拨或民间征集,缺乏当地特色
的文物资源,因此难以与县域额的历史一一对应。②县级一般不设考古机构,因此境内考古
出土文物多为省、地市博物馆收藏,造成馆藏出土文物较少。因此各地县级博物馆陈列受限
于资源禀赋,常以粗线条式的通史陈列和专题文物陈列为主。前者只是将馆藏文物嵌入到历
史长河中,而缺乏地方特色;后者则难以揭示县域的历时性文化的演变。现有的博物馆展览
研究,多以省、市级博物馆为重点,较少关注县级博物馆的展览,造成县级博物馆展示的提
升缺乏相应的学术支撑。③本文以广东四会市(县级市)历史文化陈列为例,探讨县级博物
馆基本陈列如何突破馆藏文物不足的限制,突出地域特色,改变县级博物馆陈列百馆一面
的现状。

 

  

 广东省四会市,地处粤中,历史悠久,为秦时岭南四个建制县之一,在粤中历史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从考古出土以及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来看,四会历史上重要的节点有:新石器
(野狸岗古人类遗址)、战国(高地园、鸟蛋山战国墓葬出土特色青铜器,广东省博藏)、秦
汉(置县)、唐(禅宗南派发祥地)、明代(贡柑)、清代(古法造纸

 治玉)、民国(侨乡)。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贞仙诞、佛爷诞、古法造纸、四会民歌、烧花炮等。

 

  

 1.四会历史文化特点 

  

 1.1 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 

  

 四会之名源于四方之水交会(王先谦:《汉书补注·地理志》)。四方之水会于兹,塑造

了四会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环会皆山,贞山因贞女而名,扶卢山因六祖而名,山川与人
文融为一体。

 

  

 1.2 传统与当今生活水乳交融 

  

 明清尤其是清末民国以来,四会的贡橘、治玉和古法造纸开始扬名海内外,至今仍是

四会的重要产业。四会人口

43 万,从事治玉行业的就有十万之众。传统并没有成为当下的包

袱和阻碍,反而借着现代化的科技升级换代,成为四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持。

 

  

 而四会自古流传的民俗节庆,如贞仙诞、佛爷诞,则有千年之久,至今不绝。贞仙诞被

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四会仙佛文化旅游线路重要
的一环。

 

  

 1.3 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互相依存,共同繁荣 

  

 四会的山水与人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贞山秀丽

的自然景观,六祖庵的有形文化遗产,佛爷诞与贞仙诞的无形文化遗产。邓村的历史名村建
筑格局,与古法造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既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又是重要的
产业资源,同时对社区稳定与繁荣,地域的文化凝聚与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四会历史文化现状 

  

 作为地方历史文化博物馆,陈列应当彰显地域历史文化的特色。尽管四会历史文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