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一个老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心得

机械设计贯穿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设计时的疏忽总会在这些方面反

映出来,成功与否是很容易判断的。设计的过程中,受制造的影响很大,亦就是说好的设计
是不能脱离制造的,对制造越了解,越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设计的图纸,投入生产,我没
见过多少能立即按图加工装配,在审图、工艺等过程发现大堆的问题很常见,包括所谓

“资

”的高工,总工拿出的图纸,还是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反复讨论的出来的结果,原因是多方

面的,绘图的规范性,看图者的水平是一方面,但设计方对制造工艺的了解不深入是主要
原因。怎样判定自己对制造的了解程度?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手抓一张自己设计的东西的图纸
你是否能说出它的制造全过程。铸、锻、车、钳、铣、刨、磨,只是这样子,肯定是不行,在机械
厂做过几年的谁不知道?必须细分下去,要全面了解各过程。比如说铸造时候怎么分型,浇
口冒口怎么放,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铸造缺陷产生,零件结构在热处理的时候会不会导致意
外情况发生的,怎么在零件结构上进行优化,切削加工过程,在脑海中虚拟出来,总共用
几把刀,转速,走刀量,甚至铁屑望哪里飞,各把刀使用的顺序,车工,铣工,磨工的操
作动作全过程,如此等等,才算是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不是说搞设计的一定要会玩车床,铣床,会烧电焊才可以,但是要知道这些作业特

点,在设计时加以充分考虑,作为搞机械设计的人这样才比摇车床烧电焊的强,才有安身
立命之处。如此,在设计过程中,就会规避一些不合理的结构,设计的质量自然提高不少,
可是还不够,一个有十年八年的工龄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细节方案(尽管整体的设
计统筹他们做不了),但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设计出就这样一个结果,岂不是斯文扫地耶?
唯一的解决办法,多看书。别人总结出来的通常与生产相结合,俱是心血的结晶。带着问题
学,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会说

“只要保证同心度就行了”这样愚蠢的回答,关键是你已经指

出保证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辈的错误。这个时候,没人再叫你小钱、小赵,连老板都叫你
钱工、赵工,挺受尊敬的吧。摸摸下巴,胡子长出来了,尿布丢了,孩子叫妈了,呵呵成就
感也来了。可是设计总是为了使用,好的设计必须具备一点点人性的,设计一套工艺装备,
一试产,效率高质量好,老板来搞杯庆功酒。过了几天,发现人家弃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
者骂娘啊。用起来痛苦啊。而且要注意的细节又多,别个就是个操作工他要是考虑的那么多
因素就不会还在那里做操作工了啊。设计不利于使用,就面临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设备,如
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之类正常运转时

“挺好的,“,可其中一个小键槽,一个轴承位,什么

的地方坏了,整个就不能用,厂方只卖整件,要配件不卖,自己加强还真的没地方加了,
换了几个厂去买,摆了一堆,用户只好敬而远之,立了个技改项目--可怜的技改。这样的
事情只要是在机械行业转的久的都会有所见所闻。使用根本就离不开维修,好的设计更不能
忽视维修性。在一条大型的的生产线上,关键的设备,总共一年也就维修那么两次,但是每
此都要把设备大卸八块,行车叉车千斤顶撬杠十八般兵器还不够用,老师傅们还要自己专
门动脑动手玩几样好用的专用家当来伺候,导致停产的损失已经超过设备本身的价值,真
是个无言的结局。一套大型设备仅因更换一只油封什么的,都要几乎将整机完全分解,使用
单位不骂设计干的是断子绝孙的玩意才怪,真的是设计者的悲哀。
      我们搞设计不光是要站在制造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但一定要学会继承。现在,全社
会都在强调创新,但我们不能一强调创新,就瞧不起原有的东西。通常的创新分为两种,一
种就是构成事物旧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一种是在旧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所以,不管怎
样,创新的东西总是含有一些旧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认的。正像哲学中所讲,新事物都是
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中产生的。比如我们人类,虽然说是大自然的天之骄子,但实
际上,我们

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样的。如果人类不是在继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础上,有

1%的突破,人类的出现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有人说我有志气,不需要继承大猩猩的基因,
我自己搞一个

100%纯人类基因,那您就是再过一亿年,也搞不出来一个人类来。所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