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水文地质基础探讨

摘要

 自然界中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分布于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

  关键词

 降水;蒸发;水系;流域;分水岭

  水资源是指地球水分中可供人类利用的那部分水量。
  降水是指大气层中水汽凝结并降落到地表、海洋或植被表面的一切液态及固态水。
  降水一部分蒸发重返大气中,另一部分则汇到地表的河湖中,还有一部分沿着岩石空
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在岩石中运动遇到适当的条件,又流出地表转变为地表水,
完成了一个循环。大循环主要受全球气候控制,是全球性的,这是海洋、陆地之间的循环,
又称外循环。小循环是局部循环,他是水自海洋表面蒸发,又降至海洋表面,或水从陆地上
的河湖水面、地表或叶面蒸发,又降到陆地表面。小循环是地区性的,一般受局部气象因素
控制。以上是水的自然循环。水的社会循环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排放的废水经处理后又重新
加以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循环量将会逐步增大。
  降雨分为

6 个等级:①小雨,能使地面潮湿,但不泥泞,雨量 1 mm/d-10 mm/d;②中

雨,雨降到屋顶有淅淅声,洼地积水,雨量

10 mm/d-25 mm/d;③大雨,降雨如倾盆,落

地四溅,雨量

25 mm/d-50 mm/d;④暴雨,比大雨猛,能造成山洪,雨量 50 mm/d-100 

mm/d;⑤大暴雨,比暴雨大,或时间长,能造成洪涝灾害,雨量 100 mm/d-200 mm/d;⑥
特大暴雨,比大暴雨大,造成严重洪涝灾害,雨量大于

200 mm/d。

  蒸发是太阳能作用下,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蒸发作用包括水面蒸发(洋面、海
面、河湖面)、地面蒸发和叶面蒸发。蒸发也影响地下水水质。蒸发量是用蒸发器测量的,但
比降水量大得多。
  水系:又叫

“河系”。流域内各种水体构成的脉络、沼泽、湖泊系统的总称。一般包括某干

流及其各级支流、湖沼、流域内地下暗流等,如汾河水系、黄河水系等。
  流域:是地表水及地下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域的统称。习惯上往往指地表水的集水区
域。一般把某水系的集水区域称该水系的流域。水系中各支流的集水区域称该支流的流域。流
域内包括不同级别的水系,同时也有不同级别的流域。如洪洞南涧河水系属汾河流域,汾河
水系又属黄河流域等。地下水分水线与地表水分水线不一致的流域称

“非闭合流域”,反之则

“闭合流域”。根据地形图上的分水线可以定出流域边界,此范围内的面积称流域面积。

  分水岭:指相邻两流域之间的山岭和高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沿两侧斜坡注入不同
流域。地下径流分水线称地下分水岭。例如秦岭、大别山是长江与淮河及黄河的分水岭,乡宁
矿区黄河东段坳水文地质单元中西坡与枣岭之间奥灰岩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其间存在一条
地下分水岭。
  分水线:指相邻流域的分界线,通常是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此线两侧的径流,注入不
同的河流。分水线又分为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由于流域内地址面貌条件影响,两者一
般不相吻合,但通常以地面分水线作为流域分界线的标准。分水线是划分和计算流域的依据。

  径流:指陆地上接受降水后,沿地表或地下运动的水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地下饱和含
水层中的地下径流和不完全饱和土层中的壤中流。径流是引起河流、湖泊水体情况变化的直
接因素,也是陆地水最重要的水文过程。
  径流带:指地下水向所在侵蚀基准面(如各大泉泉口标高)排泄的流水带。强径流带是
指地下水的主要流水带,例如龙子祠泉的主要径流带是乔家湾复向斜轴部。一个水文地质单
元往往只有一个侵蚀面,但也有例外,如黄河东断坳水文地质单元,其侵蚀基准面有禹门
口黄河水面,还有鄂尔多斯深层奥灰溶裂水的最低水位,二者之间有一条地下分水岭。
  径流量:指汇集到流域内的全部水流量。安所经历时间不同,可分为年径流量或月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