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金融危机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向全球扩散,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
危机。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对危机的扩散和演变起到了助推器和放大器的作用。我
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既要吸取危机的教训,同时要根据我国的国情,鼓励金融创新、
完善有关场外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衍生金融产品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完善
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的信息披露。

 

  关键词:次贷危机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 担保债务凭证 信用违约互换

 

  

 

  一、问题的提出

 

  

 

  始于

2007 年 7 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到 2008 年 9 月以后演变成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

融危机,让各国陷入了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对于这次危机的原因,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不少人认为,脱离
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泛滥是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

(秦建文、梁珍,2008),

甚至是根本原因

(陈斌,2008)。但事实上,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场内衍生金融产品则因其规

则严格。信息透明度高,并没有给金融市场造成混乱,危机涉及的衍生产品主要是场外金融
衍生产品,正是由于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失控才导致了金融风险在全球的扩散与放大。
因此如何吸取危机的教训,发展我国场外衍生产品市场,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风险特征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在交易所以外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

1973 年以后,由于布雷顿

森林体系的崩溃,浮动汇率取代固定汇率,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变动频繁,汇率风险大大
增加。为了规避汇率风险,

1972 年 5 月 1 6 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创办了国际货

币市场

(IMM),推出了英镑,加元、西德马克、日元,瑞士法郎、墨西哥比索等货币期货合约。

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定制化的外汇远期合约:

1973 年 4 月,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CBOE)正式推出股票期权。1975 年利率期货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问世。这一时期的
衍生工具主要是标准的金融期货、期权等场内衍生产品。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松使得场外金融衍生产品获得了空前的发

展,特别是互换市场。

1981 年,美国所罗门兄弟公司(solomon Brothers co)成功地为美国商

用机器公司

(IBM)和世界银行进行了美元与西德马克和瑞士法郎之间的货币互换。之后,又

出现了利率互换,期权交易与互换技术相结合衍生出的互换期权也得到广泛运用,互换及
与互换有关的业务快速发展,使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后来居上。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场

外衍生品市场由于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灵活地提供各种期限和条件的合约及其具有
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

90 年代末期,这一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场

外交易规模逐渐超过场内交易。

2001 年 12 月,衍生金融工具场外市场的未清偿合约价值为

111.115 万亿美元,已远远超过交易所市场的 23.798 万亿美元的水平。 
  近年来,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形成了巨大的交易规模。根据国际
清算银行统计,从

1998 年 6 月到 2008 年 6 月 11 年间,场外衍生品合约名义本金余额增长

7.4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25%。截至 2008 年 6 月末,全球场内期货与期权合计名义

本金金额为

82.2 万亿,而场外衍生品合约名义本金余额则达到了 683.7 万亿美元,占所有

衍生品市场的

89.3%(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