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工业水处理急需突破技术推广的瓶颈

工业废水的水质特性及污染程度使其成为水环境的头号大敌。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工业污

染的关注加重,工业废水领域迎来了较大规模的处理技术研发热潮。然而新技术的频繁面世
似乎并未改变废水污染的现状,多种工业废水被定义为

“高难度废水”而令人生畏,处理后

的污水仍无法达标排放的情况并不鲜见,江苏省环境监察局局长杨伟也曾揭露,有的污水
处理厂直接用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来处理化工废水,水体中的

“毒性”无法消除。

技术浪费

 而污水依然

业内技术的多样与缺失同时存在,技术闲置的浪费与技术不达标的污染等问题尖锐对

立了起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秘书长王家廉指出,中国的环保技术已和发
达国家持平,甚至已超过发达国家。但是技术成果的推广,仍是最大的瓶颈。

据了解,目前处理技术的分布,主要在大学、研究院、中小企业。水处理企业中,因为生

存需要,中小型企业大多都是科技型企业,乐于去开发偏且难的技术,此类技术一般能有
效应用于实地处理。而规模越大的企业,却鲜有先进技术,企业一般靠资金投入而取胜。信
息不对称、缺乏技术推广平台,直接影响了业内环保水平的提升。

交流太少

 需平台支撑

造成技术应用难的原因有多重,其中推广交流平台的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技术

成熟而市场不成熟、市场急需而技术不匹配、技术可达标但成本惊人

……等一系列阻碍环保

水平发展的问题,也同样是由于技术与市场之间巨大沟壑所造成的积弊,需要依托有效的
交流平台来调和。

行业的企业之间需要充分交流。在保留企业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企业间仍有不少需要沟

通的地方。各企业一般占据市场特定的一块,有着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和可利用资源。而市
场信息不对称则是阻碍市场良好发展、造成市场鱼龙混杂的一大弊端。并且,企业的之间的
交流可大致代表着市场的热点和走向,各企业有自己熟悉的领域和见解,相互交流切磋可
直接提高市场参与者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水平。

技术研发机构与市场间需要沟通。工业水处理年均投资

250 亿的市场规模吸引甚多掘金

者,但其仍遵循着成本与利润的生存法则。当前的技术研发机构多为学校或研究院,该类机
构大多离市场较远。据了解,不少已研发的水处理技术可以达标,但若投入运营则需要很高
成本,面对繁多的新技术,国家的资本推动极其有限,而成本超出企业承受范围的技术便

失去了最基本的市场竞争力。工业废水,尤其是是

高氨氮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

域,需要更具经济效益、更稳定的技术。

污染企业与研发者之间也需要交流。技术应用困难较为关键的一点原因是,工业废水成

分复杂,其需要的治理技术也相对复杂,用单一技术无法处理,需要多种技术结合使用。该
类废水对治理技术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原因,包括企业的生产工艺等。研发机构的新工艺往
往过于单薄,与治理需求不能完全匹配,而企业的治污水平普遍不高,对废水处理设施的
管理、使用上也缺乏经验,面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技术选择困难。技术与污染脱轨的现象同
样呼吁着良好交流平台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