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英汉翻译中悖论的发现及理解

赵祎文(中国地质大学外语系,北京

100083)

摘要:英汉翻译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译文应该靠近源语还是目的语的问题。本文通过举例,
发现在笔译活动中,译者通常选择靠近源语;而在口译活动中,译者则选择目的语。通过这
一对比,提出相悖之处,进而解释产生原因,并对翻译理论作出进一步理解,在文末对该
悖论作结。
    关键词:源语;目的语;笔译;口译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和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

国家交流日益频繁,而英语和汉语的双向翻译活动,帮助克服了沟通过程中语言差异的障
碍,发挥了巨大的纽带桥梁作用,并且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翻译活动,从表面来看,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它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言,一方是源语 ,
即译出语(

SourceLanguage),另一方是目的语,即译入语(Target Language)。翻译活动

的完成以源语和目的语两者之间

“意”和“形”双层次的成功转换为标志。在中国,翻译理论

的相关研究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的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完成了《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书中的

“译例言”简摘如下:“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

犹不译也,则尚达焉。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天演论—译例言》。

    短文中,作者提出了翻译的三个理论标准:信,达,雅,这为后来的翻译工作者奠定了
深厚的理论基石,也从此打开了近现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大门。然而当时的翻译工作局限
于书面文章翻译,即笔译,该三标准的理论指导意义更具有笔译倾向性。而在笔译的实践过
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顾虑

———翻译是该靠近源语还是要靠近目的语的问题。一些人认为译

文应该靠近源语,因为原文包含了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历史积淀。如果靠近目的语,
会丧失掉原味,更有甚者,认为会惯坏读者,最终使他们变成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无法
吸收外域文化的精髓。面对这种说法,长期从事翻译理论和教学的叶子南硕士给予了正面驳
斥,他认为

“介绍源语文化不应该以牺牲译入语表达习惯为代价,因为靠近源语的译法总是

会生成很多不符合译入语习惯的句子。真正想通过语言了解外因文化的话,有必要鼓励读者
学外语,读原文,因此翻译的基本方法应该主要是向译入语靠近,尽量发挥译入语的优势

(叶子南

2008)。

    根据上述观点,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的笔译便应靠近汉语。以英语上的被动语气为例,
加以说明:

A dialect is known by every linguist in the room.

有一种方言是被在座的每一位语言学家所知道的。
    如果简单机械地照英语习惯翻译的话显然无法消化被动语气,译文显得生硬。不符合汉语
习惯,如果按照靠近译入语的原则重新翻译,则变成

“有一种方言是在座的每一位语言学家

都知道的。

”“被”动意义暗含其中,更容易为汉语读者接受。

    如上所述,在笔译理论中,我们选择了靠近目的语的翻译原则,而口译中是否也承认并
应用该原则呢?众所周知,口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具有即时性,信息来源和传
递渠道的多层次性及口语性等特点。西方口译研究始于二战后的

50 年代,随着各种国际组

织的大量兴起,对快速有效的语言转换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口译训练和研究开始起步,而
中国在该领域的认识和探索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西方,自身的
理论研究不足,缺乏科学的科研方法。目前,我国流行的口译理论是法国的释意学派理论。
达尼卡

·塞莱斯科维奇是其创始人,她认为

“口译不仅是听懂词语,而是通过词语听懂说话

人所说的话,然后立即用易懂的话把它表达出来。因此,口译并不是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
语言,而是理解语言然后再用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传达给别人。翻译的优美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