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很多

“闪光点”,但是在城市化热潮中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 

中国具有世界上很多国家难以相比的悠久城建史,中国城市的记忆丰富绚丽、散落在角角落
落,至今还俯拾皆是,其传统营造工艺历经千年依然具有生命力,这是当前的城市化进程
中最需要珍惜、挖掘和发扬的地方。这种传统延承所带来的文化独特性,才是城市最有价值
之处,才构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那些简单模仿欧美的城市建设是没有生命的。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
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都存在

“误读”。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

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

“现代化”。但是,

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

“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

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

“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
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

“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
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无城乡建筑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
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
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
“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
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

“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
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
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
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

“闪光点”,

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
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

——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
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
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

“覆盖”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