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挖掘人文内涵  培养健全人格

——浅谈初中古诗词的人文教育

邱祥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本

文试图从古诗词这一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挖掘初中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丰
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熏陶感染,进而培养学生
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人文,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以人为中心的

知识,求善求美是其基本特征。人格是一个人的特质和品格,就是个性,是性格、气质、价值
观和自我观等各种特质的总和。人文和人格的关系,好比一幢漂亮的房子,人文是它的建筑
材料,房子是健全人格,运用各种建筑材料建盖房子的过程就是培养健全人格的过程。

中国是诗的国度,语文中的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语言优美,意味隽永,蕴含有

丰富的人文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骨气,对初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积极的促
进作用。教师要有意识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持之以恒,使人文积淀为学
生的健全人格。

一、

友情

从古到今,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哲人,对友情作了精辟的论述。巴金说: 友情是照

亮我一生的明灯。柯蓝说: 对友情的考验,就是长久不变的真诚。初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
和社会阅历的局限,向往友情又不懂友情。选入初中课文的古诗词,有许多是抒写友情的。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古诗词,对学生进行友情教育,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我在教学时初中语文第二册

25 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考虑到班上存在的对友情

缺乏正确的理解,同学间无原则地讲义气、相互包庇等现象,进行了一次关于 友情 的讨论。

上课了,我从容走上讲台,饱含激情地给同学们朗诵了《朋友》这首歌的歌词: 千金难

……”

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同学们被歌词内容所感染,沉浸在歌词优美的意境中。我

看时机已成熟,便语重心长地说: 友情是温馨的、永恒的,它是人生道路上的明灯。刚才你
们听到的是现代人对友情的赞颂,今天我们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勃写的一首赞美友情的诗

那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接着,我引导同学们认真、仔细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句含义、
意境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同学们被王勃对朋友杜少府的那种真诚所感动。这时,我提出问

题: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即使再好的朋友,也难免离别。诗人王勃是怎样对待朋友间的

”“

”“

离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安慰友人,对未来充满信

”“

心。 劝慰友人,一反悲凉之常态,豪放乐观。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

我趁机又抛出核心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经过讨论,同学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真正
的友情是真诚,困难时刻相互帮,做错事时要批评,骄傲之时要提醒。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 亲情
亲情内容广泛,包括长辈对晚辈的关怀疼爱,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顺等,是最令人感

到甜蜜温馨的情感之一。

晚唐诗人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人称 小李杜 。他一生仕途坎坷,南北奔走,失意坎坷,

长期过着寄人篱下的幕僚生活。他在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僚居留巴蜀时,写了一首有名
的诗《夜雨寄北》

(又叫《夜雨寄内》)。该诗采用询问和回答形式,对归期作了艺术处理,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