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浙江民居建筑装饰造型之传统符号的文化价值

  内容摘要

 :文章通过对浙江民居中建筑装饰的调查分析,论述了隐含在民居建筑中传

统符号的文化价值,阐明了新型民居建筑应从国情出发,而不仅仅是从

“构图”出发,强调

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提倡

“整体思维”的思想方法,才会在面临社会的巨变和时代要求时不

致困惑,才会在延续、创造、扬弃、发展中华民族新时期的农村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广阔天地
中大展身手。

  关

 键 词 :民居 建筑装饰 自然和谐 文化价值 

  当我们漫步在浙江各大乡镇,看着

1 幢幢略带欧式风格的民居时,深深地感受到浙江

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在高兴之余,却感到

1 丝不足与担心。不足的是走在

这样的乡镇不会使人感觉是在浙江的农村,那种江南水乡的意境已不存在。担心的是当肯德
基等洋文化在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农村的民居、农民的思想也正在被外国文化所影响,传统
的民族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淡泊。农村因民居的现代化而毁灭文脉,毁灭地域特色。
崇尚历史、自然的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我们民居中传统符号的文化价值。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水网密布,独
特的自然环境,使这里几千年来

1 直为全国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 1。江南人凭借着

灵山佳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和改造自然,发展了世代生活,营造出农耕、渔猎、商
埠并存的村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江南水乡的意境,是多少人所梦中向往

的。浙江民居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民居,也称民宅、住宅、家屋,是各类建筑中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品类也是最多的。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各地民居
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江南水乡古镇,像

1 本无言的古书,记录着历史

与人们的生活,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韵味,吸引着成千上万生活在城市中渴望回归
自然的人们到此观光游览,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回味古镇的沧桑。

 

  在浙江众多的古村民居中,经常可以看到

1 些不起眼的小屋,虽然有些破旧,但依然

在风雨中见证着人类的发展。小屋的小窗、门槛,院落的水井、石磨等建筑符号,极具传统文
化价值。民居由白墙、灰瓦和栗色的门窗装修,构成素静的色调。白墙黑瓦在丛林溪流映照下,
给人以明快的感觉,素雅清淡,韵味无穷。

 

  浙江民居的装饰艺术,无论是木雕、砖雕、石雕,还是壁画、彩画,都各具特色,匠心独
运,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其中以木雕工艺最为突出。我国

4 大着名木雕中的东阳木雕和

黄杨木雕都在浙江。东阳木雕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从梁架、檩条到斗拱、驼峰
等大木构件,从门窗、栏杆到牛腿、雀替等小木装修,随处可见构图饱满、层次丰富、繁而不
乱、富有立体感的精美华丽的雕刻。雕刻的内容有花卉、飞禽、走兽、人物、山水、植物及几何图
案等。

 

以东阳卢宅为例,无论是建筑上的斗、拱、昂、梁、牛腿或隔扇,还是家具的细部装饰中,

都体现了木雕之乡的浓郁特色。在隔扇的裙板和绦环板上,有各种戏剧题材的雕刻,如

“8

仙过海

”“姜子牙遇文王”等,雕刻手法有透雕、浮雕,内容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鱼虫,无

不雕工精细,形态传神,令人叫绝。牛腿上的多层雕刻人物神态自然,花鸟活泼动人,祥兽
栩栩如生,恍若神品。东阳木雕据传说起源于唐贞观元年间的立体圆雕木俑,现存实物最早
的是北宋初的

1 尊童子像和 1 尊残损的佛像。有记载称,清代中期仅浙江东阳和嵊县就有

400 多名木雕艺人去北京紫禁城从事雕刻。卢宅各种雕刻艺术品见证了东阳木雕的兴衰与变
迁。明代以前,由于工具的限制,雕刻作品的形象多严谨生动,线条粗犷、豪放。而清代以后,
木雕工具迅猛发展,刀具就达

300 余种,木雕的彩绘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2 者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