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略论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装饰美学特征

    总体来看,中国传统的色彩装饰美学形成了两大体系: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
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在中国传统建筑色彩装
饰是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反映,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一、瑰丽与淡雅的交响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特征,为了保护木质构件不易受损,中国人很早就采用在木
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这样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传统
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了两大体系:皇家宫殿建筑追求明艳绮
丽、金碧辉煌的色彩效果;而普通民居与文人园林建筑多为清淡素雅、质朴平和的色彩,这
两大体系在较长时期互相辉映,在中国建筑史上形成了瑰丽与淡雅的交响。

 

  故宫是中国传统皇家宫殿建筑瑰丽色彩的集中体现,房屋的主体部分通常采用

“暖色”

为基调,尤其爱用朱红色和金黄色,如屋顶是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和玺
彩画装饰,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染力。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和文人园林建筑则追求朴素自然,以灰色为主调,再配以其他明
亮鲜艳的色彩作点缀,呈现清淡素雅、质朴平和的色彩。其中,黑、白二色是灰色的两极,白
就是极明的灰,黑就是极暗的灰。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建筑,一般建筑主体都是以青灰色调为主,素石、青砖、灰瓦
与栗黑色的木材是其主要的色彩。为了打破这种灰色的单调和沉闷,往往在某些部位采用比
较鲜艳的色彩进行强调性的点缀,如把外门漆成了红色,垂花门也做了简单的彩画。

 

  文人园林都以自然本色出现,如苏州园林师法自然,讲究营造

“诗情画意”的意境,“粉

墙黛瓦

”,就是苏州园林的典型色彩。苏州园林的厅堂、楼阁、亭台、门廊等没有彩画,都是青

瓦白墙,赭石色的门窗和立柱,建筑周围的配以四季常绿的植物,让灰、白两色的建筑掩映

“桃红柳绿”,体现一种自然之趣,色彩的总体效果上是一种自然的、淡雅的特征。 

  二、等级与贵贱的象征

 

  由于中国传统艺术具有

“礼乐”文化的精神,“礼”是强调规范和秩序,“乐”体现着审美

趣味。儒家色彩观从

“礼”的规范出发,极力维护周王时期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非常严格地

强调等级制度和宗教礼仪,把

“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定为间色,色彩成为“明贵贱,别

上下

”的工具,因此,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色彩成为等级与贵贱的象征性符号。在皇家建筑

中,黄、红色是用得最多的,《易经》说,

“天玄而地黄,土居中”,故黄色为中央正色,中国

传统的宫殿建筑,因专为帝王所用,居城之中心,黄色的这种居中至高与至美性,自然也
就成为表达皇权重威的方式,所以屋顶采用黄色琉璃瓦,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宫殿群
外的围墙一般都呈红色,象征着中央政权。

 

  据《礼记》记载,

“木盈,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土黄圭。”这里说明在建筑艺术中,

西周时规定以红、黄、青、白、黑为正色,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关系:帝王天子的房屋柱子用
丹朱色,诸侯用黑色,一般官僚用青绿色,至于普通百姓只能用土黄色。清代的典章也规定
公侯的门屋为金色,一至二品官为绿色,三至九品官为黑色,至于一般民居住宅,只能使
用灰色。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各阶层因地位的差别反映在建筑色彩装饰上就是逐层递减的的
特征,而且,各个阶层的建筑使用色彩装饰等级分明,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

 

  三、理想与现实的诉求

 

  中国传统的色彩装饰美学不仅具有等级与贵贱的象征性,更具有个人思想品格的理想
追求和与人处世准则的现实意义。

 

  

“比德”是儒家色彩美学的重要思想,《论语・雍也》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可见,“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人品提出的要求,在“礼”的规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