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新生儿夜啼临床表现及其治疗

本病主要见于初生婴儿。白天如常,人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

夜啼有习惯性和病态的不同,临床时应细致辨别。至于婴儿因夜间饥饿或尿布湿渍而夜啼,
以及因其他疾病所致的突发夜啼则不属本证范围。

本证属有轻重不同,但白天一般都能安静入睡,入晚则啼哭不安,甚则通宵达旦。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有三:

1)腹部中寒,诸寒收引。寒属阴、夜属阴,敌人夜腹痛而啼;

2)心有蕴热,心火上炎,心神受扰,烦躁而啼;

3)眼见异物,耳闻异声,突然惊恐,惊则伤神,故不安而啼。

(一)中医辩证治疗

1.脾脏虚寒。

主证:面色青白,四肢欠温,啼声低弱,吮乳无力,腹喜温喜按,便清尿清,唇舌淡

红,苔薄白,指纹淡红。

治法:温脾散寒。

方药:理中汤加味。

党参

8 克,白术 6 克,干姜 1 克,炙草 2 克,乌药 5 克,高良姜 1 克,香附 4 克。

方解:理中汤温中法寒,补气健脾。加香附、乌药、良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2.心火炽盛。

主证:入夜烦躁不安,见灯火啼哭更甚,哭时面赤唇红,哭声较响,身腹暖,便结导
赤,舌尖红,苔黄,指纹较红紫。

治法:清心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