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 要] 目前江苏省三麦生产机械化基本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但水稻栽插
机械化进程却非常缓慢,为解决这一问题,邳州市的农机与农艺科研人员走到了一起,进
行了多渠道的试验探索,形成了机插育秧科学的农艺流程及操作规程,得出了先进的机插
秧服务经营模式,水稻栽插机械化水平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水稻栽插;机械化;农机与农艺

  一、现状分析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主要种植方式以移栽为主,但
移栽方式由由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劳动强度大,因此,早在

60 年代,我国就开始研制并推广

插秧机,但最终由于经济

.农艺.技术等方面最终未能得到全面推广,到近阶段水稻移栽仍以

手工为主。
  江苏省作为全国主要水稻产区之一,并且是经济发达地区,但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不
高,针对省委

.省政府提出到 2010 年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一目标,”鉴于目前本省三麦生

产机械化基本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并有望解决,因此,目前农机工作的重
中之重是解决水稻栽插机械化,为此,本省率先引进日本

.韩国高性能插秧机在省内多点试

验,经过

2 年实验证明,机插技术是成功的,但做 较大面积推广仍由 一定难度,集体体现

在农户收入低,种植成本高。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成本来自两大方面,一是插秧机具的投入,
这一块政府已经给予了财政补助,机具购置成本下降,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二是育秧
成本比较高,如何综合探索,降低机插秧的成本,才能让农户看到它的优越性,改变农户
的传统种植方式,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使机插秧技术能够被广大农户接受,真正实
现水稻种植机械化。
  二、关键技术研究
  经过

3 年来对机插秧技术的研究,通过农机与农艺的高度密切配合,以现有成熟的农

机使用技术和农业栽培技术,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使此项机插秧技术得到不断完善,
逐步从硬盘育秧、高性能机插秧方法向双膜秧、手扶式插秧机转变。硬盘育秧,秧苗质量较好,
生产率高,但成本过高,目前经济社会条件下难以作大面积推广。因此,在手扶式插秧机成
功的基础上,采用双模育秧,从省工、省本的角度多渠道减少育秧过程中设备投入及用工量,
从而降低育秧成本,达到接近或低于常规手插成本。形成多种方式育秧,商品化供秧、机械
化插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先进水稻生产经营模式,使机插秧真正达到推广普及的
目标。
  三、成果分析
  水稻栽插机械化及节本增效技术是农机与农艺高度结合的技术。从

2001 年引进 2 台东

PF455S 插秧机开始进行机插秧技术的研究,农机和农艺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各种方式

的育秧、栽插方式的可行性试验,进行性能、价格、栽插质量、适应性等方面的比较,初步形
成机插秧育秧、机插技术体系,找到了适合本地区的育秧机插技术方案,形成机插秧农艺流
程及操作规程,形成了机插秧服务经营模式。近

2 年,邳州市插秧机的发展数量一直走在前

列,现全是已拥有

162 台东洋 PF455S 插秧机,由个别镇的机插秧率达到了 35%,使农民

真正摆脱了

“脸朝黄土,背靠天”的传统种植模式,这是推广机插秧技术的目的所在。下面就

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问题在促进机械化栽插中的成果进行分析:
  

1.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必需具备的条件

  一是双方重视。水稻栽插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既存在技术方面工作,
又存在着思想方面工作。单靠农机部门的科研人员下去做工作是没有说服力的,也行不成一
套完整的技术,所以,只有与农艺部门专家共同研究具体实施方案,确定研究内容,通过
宣传发动确定示范基地及实验点,在各市镇由点带面逐步发展。二是勇于创新。水稻栽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