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结合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发酵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了高职发酵技术课程教学设
计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专业技能训练与

GMP 实务相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相

结合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高职;发酵;教改;创新

 

  发酵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体系的中心,处在承上(游技术)启下(游技术)的重要位
置,是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的必由之路;发酵技术课程一直以来也是生物(制药)技术类
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绝大多数生物、食品类专业都开设有该课程。从高职院校到应用型本
科院校,关于发酵技术类课程的教改研究已经有很多[

1-2],主要从教学内容的遴选、教

学方法的改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着手[

3-4],对课程考核和实践教学的改革

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拟从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发酵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就高职发酵技术课程
的教学设计提出几点看法。

 

  一、课程定位

 

  

1.发酵技术应处于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位置 

  近年来,由于基因工程、疫苗、诊断试剂、生物检验检疫的热点效应,发酵技术等传统课
程多少有点被

“冷落”。发酵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工程技术,上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酿造,

近可到上世纪的抗生素产业,乃至日益成熟的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和动、植物细胞培养。
如果将发酵工程中的育种和产物回收与精制环节加以适当的拓展,现代发酵技术领域几乎
可以涵盖绝大多数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生产全程。因此,确立发酵技术在课程体系中的中心位
置,并以此为出发点,才能做好发酵技术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工作。

 

  

2.面向发酵职业岗位,实施“课证融通” 

  发酵工程制药工(职业编码

6-14-02-02)属于国家人保部颁布的医药特有工种,其职

业描述为从事菌种培育及控制发酵过程生产发酵工程药品的人员,各地均有相应的职业资
格鉴定。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高职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
相结合,以考证成绩作为课程的期末成绩,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

“双赢”手段。 

  二、教学设计思路

 

  

1.要求快速上岗,强调工程思维 

  谈学校和企业的

“零距离对接”更像是一种理想化的愿望,比较实际的目标应该是培养

学生快速上岗的能力。快速上岗能力除了包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之外,还包括一
定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比如:能遵循指导,接受工艺规程和劳动纪律的约束,注重安
全生产,承担职责;能接受权威,并具备良好的分享沟通、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能
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克服负面情绪,适应变化;能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
并能合理规划、组织和实践工作;具备系统化思考的能力,并能独立解决问题等等。从某种
意义来看,这些能力在生产实践中甚至比专业技术知识更加重要。因此,在学生的小组实训
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强化训练。

 

  工程思维是指在工作中综合考虑适用性、最优性、经济性、合理性、效率、产率等因素,以
获得最优效果,这是在商业化生产中所无法回避的核心价值观。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必须
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

“工程思维”方法,能自觉地改进生产、提高效率、优化工作,以适应

生产实践的需要。

 

  

2.结合发酵工艺原料药的 GMP 要求,将 SOP 引入到实践教学 

  在药品生产的大背景下,任何不符合、违反、背离药品法、药典和

GMP 等药事法规的技

术行为都是严令禁止的;所有的生产行为都必须在相关药事法规的指导下进行。

2010 版

GMP 附录中对发酵工艺原料药等的生产有专门规定。因此,学习发酵技术的同时必须要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