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索尼绩效考核案例分析

2006 年索尼公司迎来了创业 60 年。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却变得满身污垢、暗
淡无光。因笔记本电脑锂电池着火事故,世界上使用索尼产锂电池的约

960 万台笔记本电脑

被召回,估计更换电池的费用将达

510 亿日元。

PS3 游戏机曾被视为索尼的“救星”,在上市当天就销售一空。但因为关键部件批量生产的速
度跟不上,索尼被迫控制整机的生产数量。

PS3 是尖端产品,生产成本也很高,据说卖一台

索尼就亏

3.5 万日元。索尼的销售部门预计,2007 年 3 月进行年度结算时,游戏机部门的经

营亏损将达

2000 亿日元。

多数人觉察到索尼不正常恐怕是在

2003 年春天。当时据索尼公布,一个季度就出现约 1000

亿日元的亏损。市场上甚至出现了

“索尼冲击”,索尼公司股票连续两天跌停。坦率地说,作

为索尼的旧员工,我当时也感到震惊。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从发生

“索尼冲击”的两年前开

始,公司内的气氛就已经不正常了。身心疲惫的职工急剧增加。回想起来,索尼是长期内不
知不觉慢慢地退化的。
“激情集团”消失了
我是

1964 年以设计人员的身份进入索尼的。因半导体收音机和录音机的普及,索尼那时实

现了奇迹般的发展。当时企业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

“索尼神话”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从进入公司到

2006 年离开公司,我在索尼愉快地送走了 40 年的岁月。

进入公司第二年,奉井深大总经理的指示,我到东北大学进修。其间我提出了把天线小型化
的理论并因此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其后我带领项目小组,参与了

CD 技术以及上市后立即

占据市场头把交椅的商用电脑的开发工作,最近几年还参加了机器狗

“爱宝”的开发工作。

46 岁就当上了索尼公司的董事,后来成为常务董事。因此,对索尼近年来发生的事情,

我感到自己也有很大责任。伟大的创业者井深大的影响为什么如今在索尼荡然无存了呢

?索

尼的辉煌时代与今天有什么区别呢

?

首先,

“激情集团”不存在了。所谓“激情集团”,是指我参与开发 CD 技术时期,公司中那些

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开发的集体。在创业初期,这样的

“激情集团”接连不断地开发出了具

有独创性的产品。我认为,索尼当初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有井深的领导。
井深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能点燃技术开发人员心中之火,让他们变成为技术献身的

“狂

”。在刚刚进入公司时,我曾和井深进行激烈争论。井深对新人并不是采取高压态度,他尊

重我的意见。
为了不辜负他对我的信任,我当年也同样潜心于研发工作。比我进公司更早,也受到井深影
响的那些人,在井深退出第一线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以井深的作风影响着全公司。当这些
人不在了,索尼也就开始逐渐衰败。
从事技术开发的团体进入开发的忘我状态时,就成了

“激情集团”。要进入这种状态,其中最

重要的条件就是

“基于自发的动机”的行动。比如“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机器人”,就是一种

发自自身的冲动。
与此相反就是

“外部的动机”,比如想赚钱、升职或出名,即想得到来自外部回报的心理状态。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情,而是出于

“想赚钱或升职”的世俗动机,那是无法成为“开发狂

”的。

“挑战精神”消失了
今天的索尼职工好像没有了自发的动机。为什么呢

?我认为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绩效主义

就是:

“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如果外在的

动机增强,那么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抑制。
如果总是说

“你努力干我就给你加工资”,那么以工作为乐趣这种内在的意识就会受到抑制。

1995 年左右开始,索尼公司逐渐实行绩效主义,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