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

 本文以郭沟井田的勘探资料为基础,对井田的煤层特征和煤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

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

1 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二 1 煤层为中灰、特低硫、低磷、特低氯、特

高热值粉状贫煤,可作为动力用煤,也可用作炼焦配煤和民用燃料。
  关键词:

 郭沟井田;二 1 煤层;煤层特征;煤质特征

    

0 引言

  郭沟井田位于济源市西部,属济源市王屋镇管辖。矿区地理极值坐标为:东经
112°13′00″~112°16′30″,北纬 35°07′00″~35°10′00″。东西长 5.4km,南北宽 2~3km,面积
15.96km2。
  井田位于北西西向虎岭向斜的北翼,由于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并且根据矿区东西两侧
出露地层及产状、二维地震解释及钻探工程控制情况,结合二

1 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井

田整体表现为以

05 线为轴线的宽缓背斜。西翼产状南西倾,倾角 15°~23°,东翼产状南东

倾,倾角

13°~20°。矿区内规模较大的断层有 7 条,断层落差为 0~200m 不等。区内无岩浆

岩。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定为简单

—中等构造类型[1-2]。

  

1 煤层特征

  

1.1 含煤性 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叠系上统上、下

石盒子组。煤系地层总厚度平均

538.98m,可分为 9 个煤段,含煤 4 层,煤层总厚平均约

5m,含煤系数为 0.93%。其中二 1 煤层全区可采,煤层平均厚度 4.17m,可采含煤系数
0.77%。其他煤层均不可采。
  

1.2 可采煤层 井田可采煤层为二 1 煤层,其位于山西组下部,大占砂岩(标 5)之下,

二者相距

0.35~14.48m,平均 6.30m;下距太原组顶层灰岩顶界面 5.24~17.35m,平均

11.43m。二 1 煤层全层真厚度 0.37~15.17m,平均真厚为 4.17m。全井田二 1 煤层厚度有一定
变化,但规律性较明显,煤层结构简单,局部见夹矸

1~2 层,为全区可采煤层。二 1 煤层

底板多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条带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其顶板多为泥岩,局部为细、中粒
砂岩(大占砂岩)、粉砂质泥岩。
  

1.3 煤层对比 本井田煤层对比工作采用的方法有标志层、岩性及化石组合特征对比法,

煤层自身特征对比法、物理测井曲线对比法。
  

1.3.1 标志层、岩性及化石组合特征对比法

  ①标志层对比法。根据井田的岩性特征,建立了五个层位稳定、特征明显的标志层,自
上而下为平顶山砂岩(标

1)、田家沟砂岩(标 2)、老君庙砂岩(标 3)、砂锅窑砂岩(标

4)和大占砂岩(标 5),五个标志层都为区域对比标志层,且二 1 煤层与标志层间距相对
稳定,能很好的为煤层对比服务。
  ②岩性及化石组合特征对比法。二

1 煤组为潮坪相、三角洲相、沼泽相砂泥岩沉积。主要

岩性为砂泥岩互层,中下部发育煤层。其顶界为砂锅窑砂岩(标

4)底面,底界为石炭系太

原组灰岩顶面,中部有大占砂岩(标

5),二 1 煤层之上的泥岩中产三角织羊齿、翅状准织

羊齿,纤细轮叶等完整的植物化石组合,故本组不易与上下煤组混淆。
  

1.3.2 煤层自身特征对比法 可采煤层中,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标志层。二 1 煤层具有厚度

大(平均

4.17m),发热量较高,灰分产率较低,为中灰煤等特点,且其它煤层多为薄煤

层(不可采)或煤线,且不稳定

[3]。

  

1.3.3 测井曲线对比法 井田煤、岩层物性差异明显,不同煤层、岩层的视电阻率、自然伽

玛、人工伽玛(密度)及自然电位等物性参数和测井曲线组合形态不同。二

1 煤层视电阻率

曲线峰值较高,视电阻率曲线呈中高异常,曲线形态钟形,镘头形,园滑对称,低密度;
人工伽玛曲线一般峰值较高,厚层呈箱形波状,介面陡直,薄层呈笔状,有夹矸者呈多峰
笔状;天然伽玛低异常,三种参数

“两高一低”,特征明显。

  井田内仅二

1 煤层全区可采,其层位稳定、标志明显。通过上述几种方法综合对比,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