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谈如何减轻建筑施工中不均匀沉降危害

1 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因素
 

  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地基土本身的不均匀性,地基土并不是单一的匀质材料,但在设计中对其作了简化假
定,使其单一化理想化。表达为土的容重

r 、压缩模量 E S 、密实度等,这样就使计算与实际

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尽管设计时计算的很认真,也并不能保证建筑物能够完全均匀沉降。
    (2)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由于施工时地基处理的不好,或因地质勘探不细,没有发现地下的
某些不良地质现象,如暗洪、坑洞等,因而未作处理,从而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3)建成后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影响,由于地下水管的大量漏水引起地基局部下沉,或因为
临时的大量的地面堆载而引起局部下沉。
(4)建筑物的立面存在高差,另外还有相邻新建筑产生的影响等。
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

“ 八” 字、倒“ 八” 字、水平及竖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

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

“八”字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

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摪藬字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
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

; 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

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
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
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
2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相应措施
2.1 处理好地基处理
    软弱地基的常用方法包括:置换及拌入法,这种方法包括换土垫层法、振动碎石法、深层
搅拌法、

 旋喷法等,要求湿陷性黄土、杂填土、软弱地基的浅层不排水强度不小于 2 0 K p a 

的粘性土、粉土、人工填土淤泥、淤泥质土、含水较高的粘性土、粉土、超软土地基标准贯入度
小于

1 0 的砂性土,小于 5 的粘性土等;振密及挤密法。这种方法要求地下水位以上,含水

量接近最优的粘

.性土、砂性土、杂填土地下水位 0.8m 以上的杂填土、非软粘性上、无粘性土

碎石土、砂土、非饱和粘性土、黄土、高填土地基杂填土及含砂较多的松散土地基;预压法。这
种方法用于各内软土地基等。
2.2 搞好建筑设计
    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建筑物体型复杂常常是削弱建筑物整体刚度和加剧不均匀沉降
的重要因素,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如

“工”字形,Top,字形,“E”字形,“L”字形等,在

纵横交叉处,基础密集,地基中应力重叠,沉降量增加。同时,此类建筑物整体性差,刚度
不对称,容易遭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而产生开裂,因此,遭遇不良的地基时,在满足
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做到

: 平面形状简单,如用“一”字形建筑物;立面上建筑物紧接

高差不超过一层

;控制长高比在 2.5~3 . 0 以内; 内外纵墙避免中断、转折、缩小横墙间距,以

增强整体刚度。还可以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能有效的减轻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危害,用沉降缝

将建筑物包括基础分割为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沉降单元,根据经验和模拟计算,应在下列部
位设置

:建筑物或荷载突变处:长高比过大的建筑物的适当部位:地基软硬交界处:地基基础处

理不同处

;局部地下室的边缘;分期建造房屋的分界面:一般沉降缝的宽度为:二、三层房屋为

5~8cm;四、五层房屋为 8~12cm:六层以上不小于 12 cm.同时还要控制相邻建筑物的间隔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