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唇腭裂环境危险因素的调查

【摘要】

  目的 筛选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区唇腭裂发生的各种环境危险因素,为深入的病因

研究提供线索。

 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 2003 年 1 月~2006

12 月在山西省 4 县监测到的 96 例唇腭裂患儿,对照为同期调查的 680 名无体表可见出

生缺陷的正常婴儿。在妇女分娩后

1 周内,通过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妇女一般情况,怀孕

前后生活方式、饮食情况、居住环境等信息。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

;

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模型。采用比值比(OR)估计危险度,并计

95 %可信区间(95 %CI)。结果 多因素 logisi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怀孕前后感冒高热

(OR=4.6, 95 %CI:2.6~8.3)、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OR=7.5, 95 %CI:1.8~31.5)、每周被动吸烟
≥1 次(OR=1.8, 95 %CI:1.0~3.0)、每周饮白酒≥1 次(OR=6.3, 95 %CI:1.1~35.3)、有毒物质接

(OR=11.8, 95 %CI: 1.2~117.3)、较长时间的噪声接触(OR=3.0, 95 %CI:1.2~7.4)、食用肉类

<1 次/周(OR=1.8, 95 %CI:1.1~3.1)与唇腭裂发生的危险性有关。 结论 怀孕前后感冒或高热、
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被动吸烟、饮白酒、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较长时间的噪声接触以及肉类
食用频率低可能是山西省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和孕前保健应能避
免。

 

 唇腭裂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出生缺陷,患病率一般低于

‰。2003~2004 年,有研究在山

西省

4 个县监测发现,唇腭裂出生患病率为 3.27 

‰[1],为全世界已有报道的最高水平。为

此,本研究利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可能的各种环境危险因
素,以便为唇腭裂的预防及进一步的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本研究所

2003 年 1 月~2006 年 12 月间在出生缺陷监测地区中监测到的所有唇腭

裂病例

96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唇裂占 27.1 %(26/96),单纯腭裂占 7.3 %(7/96),唇裂伴

腭裂占

65.6 %(63/96)。在同一地区选择与病例组民族相同、母亲末次月经相差在 1 个月内的

无体表可见畸形的婴儿

680 例为对照组。

  二、方法
  

1.出生缺陷监测方法:从 2003 年开始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在山西省平定县、昔阳

县、太谷县和泽州县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监测方法参考文献

[2]。病例为出

生缺陷监测系统发现的各种体表重大畸形病例,包括因产前诊断终止妊娠,

≥20 孕周死胎、

死产及活产儿中的病例。
  

2.高危因素调查:自行设计

“孕产妇出生缺陷高危因素调查表”。征得病例和对照组家庭

的知情同意后,在妇女分娩后或终止妊娠

1 周内调查孕产妇人口社会学特征、遗传因素、生

活方式、怀孕前后饮食情况、疾病情况、某些药物服用情况、居住环境、孕期叶酸服用情况等
30 个因素。所调查的环境因素暴露的时间为怀孕前 1 个月到怀孕后 2 个月内。为了核实问卷
的可靠性,

2004 年 3 月份,在每个县抽查 5 份

“出生缺陷高危因素调查表”,对母亲一般特

征及主要分析项目进行了再次调查,总一致率为

93.4 %[3]。问卷中各调查项的缺失率低于

5.0 %。本研究实施方案获得了北京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