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

 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实施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将多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仿

真与虚拟技术、精品课程网站、微格教学方法、工厂企业与设计院的见习教学环节、各种相关
绘图软件与设计软件的应用技术以及各类技能竞赛的第二课堂活动,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
有机结合,构建以理论课程教学

——实验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教学为横向;以课堂——

实验室

——网络——仿真虚拟——认识实习——第二课堂为纵向的化工原理课程体系的立

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立体化教学 

  

0 引言 

  一般而言,人才类型主要有两种: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
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
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
结构调整加快,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与紧要。因此,大众化教育和人才市
场需求状况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因此,普通高等工程本科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

具有较宽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在
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设计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与后劲

[1],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

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高校定位不清、特色不明、培养目标含糊、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陈
旧、教育模式落后等诸多问题,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及市场需求有较大出入,大力实施应用
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
础课向工程科学的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现行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理
论课程教学、实验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流体流动过程、传热过程、
传质过程(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操
作原理、过程计算、设备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等。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步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
针对工程性设备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课程程设计是一个总结性
的教学环节,针对化工厂中一个实际的化工单元操作,完成主体设备的工艺设计,附属设
备的选型设计,主体设备总图的绘制。由于化工原理课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因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也比较固定。随着化工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环境与认知
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化工原理课程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在诸多方面逐
渐呈现出许多弊端。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等,这种单一的教
学模式将使学生在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以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打破传统知识灌输的单一模式,强化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显得非常必要与迫切。

 

  

 

  

 

  

 

  基于现代教育学理念和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与
体会,提出以化工原理课程三个教学环节为基础,充分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数字化
学习资源、虚拟化网络空间,以及丰富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构建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化工
原理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通过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自主性、探索式学习,以实现化
工原理课程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过程简单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目标全面化,构建化
工原理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2,3],实现教与学的立体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