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路基是公路的主体部分,其按照一定路线位置和技术要求修建的带状构造物,其

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所以应具有相对的强度、稳定性与耐久性。若路基质量不好,将直
接关系到工程寿命及行车的安全。

 

  

 【关键词】:非常地质;路基设计; 

  

 路基是线路的基础,路基质量不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而且路基工程占了很大的基建

投资,在公路建设中

,不论是对造价还是对以后的运营,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路基

的建造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要求较高,但随着我国公路复杂性不断加强,这就要求工程人员
能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特殊的地质段的公路建设采取不同的路基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公
路路基的质量,这样也就把好了公路安全和质量控制的第一关。下面,本文就将针对性地对
集中常见的特殊地质条件下路基的施工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软土地基的设计和处理 

  

1.1 关于软土地基 

  

 软土是指饱和的软弱粘土或淤泥为主的土层,有时也夹有少量淤泥等,其天然含水量

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大多呈流塑态。在软土地基上修筑公路时,若对软基
处理不当,会引起路面沉陷、桥头跳车、涵身和通道沉陷、沉降缝拉开和透水,导致公路不能
正常使用。因此软土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成为特殊地段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处理好软土地区
的地区设计和施工,有助于从基础上和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公路建成后的行车安全,
目前在国内对于软土地区的路基设计一般采用砂井砂垫层和反压护道等综合加固措施。对于
路堤下沉还可以采用加宽路堤和护道加宽加高等措施。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和因地制宜,才能
在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路基设计的安全性和科学性。软土地及有不同的类型,在具体
单位的施工中,针对不同的软地基还需要因地制宜,例如对于无硬壳的区域性软弱地基

,一

般采用深处理

,如碎石桩、粉喷桩等,亦可桥跨;对于老冲沟中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挖除或换

填;对于其他类型的软弱地基

,一般采用浅处理如挖除换填,作为小桥涵地基等。 

  

1.2 软土地区路基施工技术 

  

1.2.1 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地

表强度

,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

荃上。属子这类处理方法的有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赎设材料法、添加剂法等等。

 

  

1.2.2 置换法。 

  

 以优质土置换软弱土,确保填土稳定和确保沉降量。施工方法有人工挖掘置换土或用

爆炸法将软弱土强行挤出的强制置换。

 

  

1.2.3 加载法。 

  

 其为了预先促进软土地基沉降,增加地基强度,以防止设置在填土上和邻接填土的路

面和构造物或者埋入土内的构造物发生有害沉降而导致破坏。软土是工程施工尤其是我国南
方地区路基设计和施工中常常碰见的问题,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增加
路基抗滑稳定性、加速地基在施工期间的沉降、减小工后的沉降。在确保安全、经济、实用的原
则下,视软土分布情况、范围、埋深、厚度和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因此对
于软土路基的科学设计与施工的探讨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高边坡路段的路基设计和施工 

  

 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高边坡工程始终是山区工程建设中一个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因此加强高边坡病害的防治研究

,不仅将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重

要意义

,也将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以及防治技术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一般认为,岩质

边坡高度大于

30m,土质边坡高度大于 20m 即为高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