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一项统计调查显示,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竞争力总体不如非上市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
ff-,Jk 经济研究所在近日发布的《2005 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中,通过对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
业的分类比较和一系列经济参数的支持,得出了这样

“不太符合普遍逻辑”的结果。 

  事实上;这样的结论即使再演绎一些更不让人愉快的推论,在今天的资本市场平台上
也已经很难激起波澜。某种意义上说,其新闻价值的边际效用是比较低了。一者,上市公司
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近年来是有目共睹,漫漫能途使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其实已经低
于公司的实际价值,在市场价格的类似

“流动性陷阱”的平滑线上,再负面的消息也很难激

活它的起伏;二者,官方的公开数字与上市公司价值的市场表现也相去甚远。近年来,除了
政策面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之绩效有所下滑外,大部分上市公司的销售指标和赢利报表似
乎并不太难看。

 

  那么,这项调查和研究结果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

?其“杀伤力”应不在于上市公司的市场

表现,而是触痛了上市公司的

“软肋”――企业竞争力问题。 

  在国内对企业竞争力研究比较权威的学者金碚先生,也恰恰是这份报告的主要参与人。
他提出,所谓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
更有效地向市场

(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逻辑地推演:

1000 多家上市公司多是行业中的标兵或优等生,质地是优良的,上市前

至少三年保持业绩递增,内在竞争力本身就强,再通过资本市场的筹融资机制,在同行业
中的竞争力应当是持续递增的;而且一旦上市,就是公众公司,现代公司治理机制要求其
市场运营是透明化的,要接受广大投资者的监督,并持续性地让广大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
的成果。

 

  但结果是:

10 多年资本市场的发展,由于当初制度设计的缺陷和对资本市场功能理解

上的种种误区,不断增加的上市公司体制机制似乎实现了转换,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损失为此买了大单;上市公司更多地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一些庄家恶意
圈钱的工具,资本市场并没有有效发挥其对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正向激励机制,同时,上
市公司的企业竞争力提升有限。根本原因就是企业竞争力所定义的前提

――一个竞争性资本

市场的缺失。在上市公司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中出现了大量的恶意寻租和道德风险果,融资
规模扩大了,企业竞争力却降低了。

 

  公司上市既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强化剂,也可能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消失剂。中国的企
业上市实际上成为一种融资特权,当企业获得这个特权后,由于很快可融到更多的资金,
上市公司掌握大量的资金,融资成了收入。这又成为一种负向激励。上市公司不是将提升自
身竞争力的努力放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上,上市公司高管层强化的不是企业管理水平、特
别是高管人员的管理和知识运营等核心能力,而是将公司目标定位于企业的总量扩张、关系
运营和不断筹资的

“亢奋”中,一味玩的是资本游戏而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企业内在机制的

塑造和管理的高要求。结果,公司上市反而损害了企业竞争力。

 

  要解决问题,中国的上市公司制度和股票市场制度须下大决心进行改革。改革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是要创造上市公司整个运营进程的充分竞争,营造资本市场要素配置的竞争性
市场。首先,是把好入口关。要切实严格净化入口处的寻租行为,将上市公司的道德风险减
到最小。国务院刚刚批转证监会、国资委等六部门拟定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要
求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全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个实在的措施。

 

  更重要的在于,目前正在推进并逐步成功的股权分置改革,通过合理的对价,将根本
消除同股不同权的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充分的体制弊端。

 

  其次,就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诚信度和透明度,及时披露信息。通过加强过程监管,进一
步提高和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确保募集资金有效运用;提高决策民主化,增加
中小股东的话语权;让独董确实履行职责,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杜绝大股东侵占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