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浅析针织发热内衣与针织保暖内衣的差

    又是一年秋冬季,市场上保暖内衣迎来新一轮的销售热潮,商家打出“高科技”的招牌,
频频推出

“新概念”来吸引顾客的眼球,“暖力卡”“热力卡”“ 炭卡”“ 塞维卡”等名词满天飞,

以宣称产品具有热能功效、可以自发热者也不乏其数。但无论商家如何宣传,作为保暖内衣
原材料无外乎就是棉、毛、涤纶、腈纶、丙纶、粘纤、莫代尔等几种。而目前对人体具有热保护作
用的内衣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保暖内衣,一种是新型的吸湿发热内衣,现就两者的区
别作一简要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1 保温原理不同 

  发热内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满足一定升温要求的内衣,是通过自发热达到保温效
果。根据能量守恒和纤维吸湿放热原理,用于发热内衣的材料必须是高吸湿性发热材料,通
过吸收人体散发的蒸汽快速发热而使人体感到温暖,目前,作为发热内衣的发热度大约在
3

℃~5℃。 

  保暖内衣是以阻止身体所发出的热逃逸而起到保温的作用,保温的效果取决于内衣的
厚度、蓬松度、柔软度等。因此,在产品选材、设计生产中以尽可能增加空气储存量,提高热
阻值为目标。

 

  

2 执行标准不同 

  目前,关于保暖内衣国家纺织行业发布了三项标准,即

FZ/T 73016—2000《针织保暖内

 絮片类》、FZ/T 73022—2004《针织保暖内衣》、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前

两者均属传统的保暖内衣,分为有絮片和无絮片两种。絮片类是纤维经梳理机加工形成纤维
网、针刺定型后形成的无纺絮片层或经熔喷方法制成的无纺絮片层。包括羊毛、蚕丝及各类化
学纤维制成的絮片层。其特点是保温性好,保温率达到

45%以上,最高可达 60%~70%,但

透湿和透气性较差,而且由于絮片层增加了内衣的厚度,穿着笨重臃肿,舒适性差,因而
渐渐受到冷落。无絮片针织保暖内衣面层采用纯棉,内层采用超细旦涤纶、丙纶、腈纶、羊毛
等纤维使用拉绒工艺,增加了纤维之间的孔隙和蓬松度,从而达到增加空气量储存热量、保
温保暖的效果。相比絮片类其保温率大大降低(标准要求保温率大于

30%),但穿着舒适性

大大提高。目前此种保暖内衣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后一种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是近年来新
兴的自发热新型材料内衣,由吸湿发热材料编织而成,利用吸收人体的皮肤呼吸产生的湿
气来达到发热的效果,因而要求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调湿性,既达到吸湿放热的
效 果 , 又 会 使 人 体 感 到 干 爽 。 标 准 要 求 吸 湿 发 热 内 衣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的 最 高 升 温 值
≥4

℃,30min 内平均升温值≥3℃。

  

3 考核指标和检测方法不同 

  保暖内衣与普通内衣的区别在于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发热内衣以其升温值(

℃)

作为考核指标,保暖内衣以保温率(

%)作为考核指标。因其检测原理不同,检测方法也截

然不同。

 

  升温值检测是根据纺织纤维材料的吸湿发热特性,将一定面积的试样干燥平衡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