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从《爸爸去哪儿》解读分离焦虑和亲子依恋

  导读:《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开播以来引发热议,其中生动具体地呈现了亲子互动的细节,最印象

深刻的还是孩子们和爸爸们的关系变化。疏于带孩子的名

(忙)人爸爸们从最初手足无措到与宝贝的亲密感

逐渐加深,更加融洽和谐,相信当事人和观众都感到欣慰。不过最近的 换爸爸 设置打破了趋于平稳的亲

子关系,年幼孩子的分离焦虑问题给亲子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看到网上有很多对这期节目的强烈批

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尝试去理解身处其中宝贝和爸爸们的感受,看看这对我们有怎样的提示。

  

▶ 分离焦虑和依恋模式

  说到分离焦虑,我们普遍会想到小朋友要上托儿所幼儿园了,刚开始那段时间特别抵抗,不愿离开父

母,觉得这就是年幼儿童特有的心理阶段。其实分离焦虑是伴随人一生的,从

2 岁左右产生自我意识,就

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世界的分离,就开始为适应环境和自我保护而努力。确切说,我们一生的发展就是在逐

步学习处理自己的分离焦虑,获得安全感,获得向外界自由探索的独立性和勇气。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在

3-5 岁初次离开父母的贴身陪伴,是个不小的挑战,根据每个宝宝不同的先

天气质、神经发展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实属正常。之后幼儿会根据外界反应,调整自己的策略,以

此形成的模式就叫做 依恋模式 ,直至成年后和亲密伴侣的关系,也将延续这样的模式。所以这些初次的

分离,是重要的机会,让孩子有机会去发展独立感

;同时作为形成依恋模式的基础,对今后的人际关系乃

至幸福感至关重要。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孩子分离焦虑如何做反应,它的影响不可忽视。

  

1、安全型

  一个情绪平稳的妈妈,不会被孩子的执拗和哭闹吓到,也不会因此断然拒绝孩子的需要,而是让孩子

明白,有时候妈妈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暂时离开,但还会回来,在孩子需要支持时,会无条件的提供帮助。

这样孩子知道自己是安全的,虽然妈妈离开时会难过一阵子,但这是暂时的,只需自己玩耍,安心等待,

当妈妈回来,又会高兴地迎上去。这是形成了 安全型 的依恋模式,有了这个 安全岛 ,孩子才能够忍受

分离,尝试独自探索。

  在三个比较年幼的孩子中,

Angela

就属于 安全型 。换爸爸时虽然刚开始有些不愿意,但稍后就能

够和新爸爸互动,一起做饭,和小朋友玩耍。在

5

个家庭聚到一起晚餐时间,她俏皮地说 郭涛叔叔,我

的王叔叔呢

?”

,然后喊着 爸爸 飞奔迎接王岳伦,在之后表达不满还说 把村长装到篮子里面去 ,她能够

理解这只是个游戏,能够理解这是村长提出的规则,而且对爸爸的关注关心一点没减少。

4 岁的她,情商

非常高。

  

2、回避型

  照料者缺席,或者情感隔离的妈妈,看不到孩子的需要,孩子会感到任他如何哭闹,妈妈也不会出现,

强烈的恐惧使他采取自我保护的策略,就是退缩到自己的世界里,也隔离那些不安的感觉。长期的需求得

不到回应,就失去了呼唤的能力。那么如果妈妈对孩子寸步不离,孩子就不会有分离焦虑吗

?答案是否定

的。正是因为过度紧密的关系,使孩子对独处非常陌生和害怕,这更加强了分离焦虑的强度,使孩子过于

焦虑而变得退缩隔离。

  比如

Kimi

的教养环境就容易形成 回避型 的孩子。很多网友都认同林志颖教子有方,我有不同意见。

他边界清晰,对孩子有接纳有节制,这是很好,但是对待退缩害羞的

Kimi 还是显得缺乏弹性,顺应孩子

的发展水平来互动,比成年人自认为的原则更重要,不应矫枉过正。在和新爸爸的互动中,

Kimi 一开始

显得反应平淡,不哭不闹,但也不和新爸爸说话,郭涛怎么逗他都好像没有看到,只有在晚上睡觉时,

Kimi 才在被窝里默默地啜泣起来,他的情绪反应非常抑制。

  

3、矛盾-焦虑型

  一个情绪化的照料者,比如心情好就又亲又抱,心情不好就又打又骂的妈妈,会给幼儿怎样的感觉

?

那就是不可预料的灾难随时会降临,妈妈随时会因为幼儿不能理解的原因而转身离去,不知什么时候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