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当代陶瓷艺术创新发展及综合装饰的魅

从近代到当代,瓷业最大的变化就是生产方式及其文化观念。近代时期,生产方式完全是传
统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当时既无大规模生产能力的现代工厂,也无高技术支撑的专业团队。
这种手工业生产的性质决定了其文化观念无法与现代接轨。文化观念具体体现在一系列的行
业制度上,这些传统、古老、约定俗成的行业制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不断完善,已深入人
心。然而这些基于封建宗法的行业制度与现代化和工业化文明是格格不入的。任人唯亲的

“宾

主制

”(注:宾主制,是传统景德镇瓷业中的一种交易习惯。即烧(窑户)和做(坯户)两大主要

行业外,其他的如红店、瓷行、坯刀等配套行业在交易时必须遵循固定的交易伙伴。如进行了
一次交易,以后即为

“宾主”关系,长期合作,不得以别人替代。甚至有父传子的世袭惯例。

和现代业绩优先、适者生存的价值观念就很不协调,

“招徒设限”的制度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的需要是相悖的,按

“常例定法”生产的习惯又和现代化市场导向机制完全背离。此外,最明

显的弊病是只有分工而少有协作。实业家杜重远曾说:

“景德镇的瓷业,完全属分工制,…

…,分工本不算一件坏事,但是贵乎于合作,而景德镇工人基于中国人自私的观念,徒知
有己,不知有人,加以知识简单,圆于成例行规,一切行动,皆惟师傅之命是听,罢工殴
斗之事时有所闻。

”当代,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瓷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取得了

相当的成就。以广东潮州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瓷业,其原料标准化、燃料洁净化、生产自动化、
配套专业化、产品高档化的产业集群模式,爆发了极大的产能。由此可见,当代中国陶瓷已
从近代只知

“分工不知合作”的传统手工业转变为具有“门类齐全的全线产业链条”现代大企

业;从近代系列僵化的行规制度转变为科学化管理;从保守求稳定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开拓
重发展的现代观念,从而基本完成了瓷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

 

  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近代瓷画名家,以他们特定时代的艺术成就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在
盛名之下,必然导致一种学习和模仿他们的思潮。即仍旧在陶瓷上以绘画性装饰的手段,切
磋深入,模拟创作。将会使人忽视了其他装饰手段的可能性。陶瓷装饰,本是个异常丰富的
宝库。如镂、堆、捏、雕的坯体装饰;高温、色釉的釉装饰;釉上、釉中、釉下等加彩装饰,以及
青花斗彩、色釉刻花、珊瑚描金等综合装饰。这种种其他装饰手段,尽管在当代仍是存在并发
展着的,但是至少在景德镇,如果只会用这些手段作陶瓷装饰,就会给人以工匠的感觉,
似乎只有在瓷上题诗作画,才是高品位的艺术家。这种偏见及其暗藏的文化心理暗示,不能
不说是近代瓷画装饰在取得自身艺术成就的同时,带给当代的一个消极影响。

 

  近代瓷画装饰的创新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在创新方式上采取了挪用借鉴方式。挪用了纯
绘画形式,进入陶瓷装饰;二是在创新思路上采取了工艺技法层面的创新。这在近代衰颓的
瓷业中,当属难能可贵;但在当代陶瓷艺术上却留下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落地粉彩”只改变

填色洗染工序,

“水点桃花”也只改变填色方式,均是在工艺技法上的“小创新”。这和历史上

由宋之刻、划、剔、印,转到元之青花绘画的

“大创新”相比,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种创

新思路的历史惯性,使当代陶瓷艺术的创新只停留在这个工艺层面。这容易使人们在小圈子
中得以自足,而脱离于整体当代世界陶瓷艺术发展之外。以至于当今所谓的陶瓷艺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