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

 阳谷县 3%世玛油悬剂及助剂防治麦田节节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喷施株防

效可达

98.9%,效果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春季喷施可作为错过秋季最佳防治时机的补

救措施。

 

  关键词

 麦田;节节麦;3%世玛油悬剂;助剂;防效;山东阳谷 

  中图分类号

 S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165-02 

  节节麦为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杂草。花果期在

5

―6 月,种子繁殖,须根细弱,株高 90~

100 cm,分蘖力极强,丛生,基部弯曲,叶鞘紧密包秆,叶片窄小,平滑无毛而边缘有纤
毛,叶舌薄膜质。穗状花序圆柱形,含小穗

5~10 枚,成熟时逐节脱落,小穗圆柱状,先端

平截

[1]。节节麦繁殖力和适应性极强,适生范围广。1 粒种子在第 2 年可繁殖约 500 粒,第 3

年可达

20 余万粒。较小麦成熟早,易脱落,边成熟边脱落,既可随人畜、农机具、灌溉水流

和未腐熟的有机肥携带而传播,又可随调种远距离传播。近年来,小麦恶性杂草节节麦逐年
加重,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节节麦繁殖快,易传播,防治难度大,造成减产严重
[2]。 
  近年来,节节麦在阳谷县危害逐年加重,在全县

16 个乡镇办事处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特别是黄河水利用次数较多的乡镇发生尤为严重,如张秋镇、十五里元镇、阿城镇、寿张镇、
七级镇等。一般轻发生田块分蘖数达

1~50 个/m2,中等发生田块达 51~100 个/m2,重发生

田块达

101~320 个/m2,个别重灾地块达 600 个/m2 以上,密度超过小麦,面临毁种绝收。

经多点调查研究表明,节节麦密度为

10 株/m2 时可致小麦减产 12%~15%;平均密度达 15

/m2 时可减产 17%~20%;平均密度达 30 株/m2 时,小麦穗数即减少 7.05 万穗/hm2,穗

粒数减少

3.95 粒,千粒重降低 5.75 g,减产达 38%以上。使用常规麦田除草剂苯磺隆防治基

本没有效果。传统的防治方法只有人工拔除,费工费力,节节麦稍多的地块,拔

2~3 遍仍

难以清除,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小麦品质也随之显著降低

[3-4]。现开展 3%世玛油悬剂+助

剂防治麦田节节麦的效果试验,以期为节节麦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寿张镇北徐村某农户承包田内进行,土质为中壤土。水浇条件小麦以黄河水为
主,根据往年田间调查,麦田杂草以禾本科杂草节节麦和阔叶杂草播娘蒿、猪秧秧为主。供
试品种为济麦

22 号;供试药剂为 3%世玛油悬剂(甲基二磺隆)及助剂(德国拜耳作物科

学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

2 个处理,分别为:喷施 3%世玛油悬剂 450 mL/hm2+助剂 1 350 mL/hm2,对

450 kg,分别于春秋季施药;以喷清水作对照。1 次重复,小区面积 167 m2。 

  

1.3 试验方法 

  小麦于

2010 年 10 月 5 日播种,播种量为 120 kg/hm2。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全田喷雾,

秋季施药时间为

2010 年 11 月 5 日,此时节节麦和小麦为三至五叶期;春季施药时间为

2011 年 2 月 26 日,小麦已返青。于小麦抽穗后每个处理区按 5 点随机取样,每样方 1 m2,
调查节节麦成穗茎数、穗粒数、株高,分别计算株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5]: 

  

 

  

2 结果与分析 

  

2.1 秋季施药效果 

  秋季施药后于

2010 年 11 月 20 日(药后 15 d)调查植株生长状况,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株高较对照区明显降低,叶色发暗,植株萎靡。

2011 年 3 月 20 日调查,对照区节节麦为 16

/m2,处理区 6 株/m2,株防效达 62.5%;节节麦次生根明显减少,对照区平均为 10 条,

处理区为

6 条,次生根减少 40%;节节麦分蘖数减少明显,对照区平均 7 个,处理区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