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我国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必定加速农村人口的非农化步伐。农村人口在非农化
迁徙过程中,既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搞好城乡统筹,实施农村人
口非农化进程中的以土地换保障的路径和制度性安排,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非农化人口;失地农民;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一、

“三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非农化 

  

 

  目前我国尚处于改革不断深化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正发生一场更
深层次的变革,农村人口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且这种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规模越
来越宏大,且呈建制式发展。这种农业人口非农化趋势的不断加速,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
进程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使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尖锐化,甚至会演
变成影响富民强国进程的不确定因素。据调查显示,

1997 年到 2006 年我国农村非农人口转

移平均每年在以

562 万人的速度迅速递增,农村人口非农化总数已超过 1.8 亿人。在农村人

口非农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人口流向是农村流往城市,西部
流往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区,跨省级流动不断增多;非农化人口以中青年为多,男多女少
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属农村

“精英”,其主要来自纯农户的,或兼农户的,也有举家流动;

组织特征以自发组织或由包工头带出为主,但也不排除无序的

“盲流”;时间上大部分呈季

节性、候鸟式流动。职业以所谓的

“3D”(danger、dirty、difficult)职业为主。农村人口非农化以就

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形式为主。前者

“离土不离乡”,因其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

高农民收入,同时又避免由于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所产生的

“城市病”而得到肯定;后者“离

土又离乡

”,推动了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资源配置优化的表现,但也容易引发了

“城市病”,并呈现出无序状态。 
  

 

  二、

“三化”进程中非农化人口的社会保障的需求 

  

 

  非农化人口面临的风险结构已不再是传统的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自然风险,而是一种
与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镇化相适应的现代风险结构,其社会保障的需求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是工伤风险保障,这是最容易对农村非农化人口造成直接伤害的风险。由于受到户籍、
技能等方面的限制,其就业基本上是在城镇次属劳动力市场,从事的多是脏、累、重、险的工
作。据调查,目前我国非农化人口多集中在煤炭、冶金、化工、机械、纺织等条件艰苦、污染严
重的行业和城市基本建设、卫生保洁、城市保安、城市家政等低收入的岗位上。这些工作的条
件及环境均比较恶劣,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由于农村非农化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
低,使一些企业钻了他们缺乏基本安全常识和劳保知识的

“空子”,大量招收急于赚钱的非

农化人口从事企业劳动强度最大、最不安全、职业病易发的工作。第二是医疗保障。由于农村
非农化人口多从事于

“脏累重险”的工种,因此最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这不仅会影

响其寿命、带来或诱发其他疾病,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其子孙后代发育的障碍;另一方面,其
进入城镇打工,同样会受到各种传染疾病的威胁,加之居住条件差、公共卫生及防疫无人问
津,因而更有可能患上各种疾病。第三是养老保障。传统上,农村人口将土地和家庭作为养
老的依靠,但对于农村非农化人口来说,由于大部分人将在城市终身就业和生活作为自己
的人生目标,尽管其享受不到与城里人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不愿意再回到原户籍所在
地的农村,土地对他们只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养老保障。同时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生育政
策的影响,其家庭已日趋小型化,多数家庭只有一到两个子女,这样原本作为养老的家庭
也失去了保障的功能。加上农村非农化人口自我养老意识淡薄,大部分人根本就无暇顾忌自
己将来的养老问题。可见,农村非农化人口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养老问题,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