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

 合理的资源利用要求资源配置在代际上是有效率的。在资源代际最优配置原理的

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衡量农地非农化是否符合代际配置效率的宏观决策模型,对我国

20 世

90 年代以来的农地非农化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若以 1989-2003 年为研究区间,1989-

1996 年阶段东、中、西部地区的过度非农化比例分别占各自实际非农化数量的 6.58%、6.84%

7.85%,反映出 1989-1996 年期间的农地非农化存在一定的短期行为,造成农地的过度非

农化。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的农地非农化政策应该进一步控制农地非农化的速度,来保证农
地资源能够在未来得到更优的利用。

 

  关键词

 代际配置;农地非农化;过度性损失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028-07 

  

 

  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数量的有限性使得该类资源配置在代际间(时
间)的效率显得更加重要。农地非农化是指农地资源被用于非农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过程,
由于被开发利用后的农地恢复为农地在技术和成本上的巨大代价,使得从某种程度上可以
认为农地非农化具有非再生资源利用的特征。在我国,农地非农化多是开发占用稀缺的耕地
资源,虽然为了经济发展需要农地非农化,但只有符合社会最优利用才能实现资源的保护
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已有一些研究关注了由于市场配置方式的不健全和政府的不适当干预导
致农地非农化过度性损失

[1,2],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农地非农化代际配置上的效率损失。

姑且不讨论资源利用的公平性问题,仅从效率看,如果不注重时间上的配置效率,必然造
成资源的过度耗竭。虽然农地非农化社会效益最优不仅仅只包含代际效率最大化,但为了合
理回避问题的复杂带来解释上的困难,本文将目光集中在农地非农化是否符合代际配置效
率上。同时,检验过去和现在之间的代际配置效率不仅有利于避免无法准确预测未来收益的
局限,同样也可以达到对未来农地非农化配置提供重要参考的目的。

 

  

 

  

1 研究方法及模型 

  

 

  理论上对资源的代际配置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了,无论是何种版本的资源经济学教科书
上都给出了资源代际配置最优原理

[3~5],即,只要满足资源利用在代际间的边际收益现

值相等,就保证了资源代际配置的最优。国外对该方面的研究多是对未来资源利用收益和贴
现率进行假设,通过保证资源利用总收益最大化,来得到各期配置的最优数量

[6,7],这

样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主观估计误差的问题。国内该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多停留在理论阶段,
论述的是代际配置效率的重要性

[8],以及确定合理的资源利用贴现率重要性[9]等。 

  本文在代际配置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常规投入的

C

�D 生产函数来测算城市建设

用地的边际收益以及农用地的边际净收益。因为直接的城市建设用地收益和农业用地收益不
容易直接得到,这里从土地利用对经济增长边际贡献角度来衡量土地的边际收益,虽然所
计算出来的结果不能直接代表各类土地边际收益,但从比较各时期农地非农化边际收益的
角度看,此时的结果可以达到比较代际配置农地非农化净收益的目的。采取的

C

�D 生产函

数的具体形式如

 此时,NR

�AMi 可以理解为利用农用地部门产业的收益,实际上就是第

一产业的产值,

NR

�Ui 可以理解为利用城市建设用地部门各产业的收益,实际上就是第

二、三产业的产值。

K 为资本投入,L 为劳动力投入,Land 为土地资源的投入,下标 Ui 是指

i 期非农产业部门,下标 AMi 是指 i 期农业部门。将(1)、(2)式各系数估计出来,可以进
一步求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边际收益,再结合农用地非市场价值,根据式(

3)就可以计

算出各期的农地非农化的边际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