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以济宁地区

4 个玉米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密度对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农艺性

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株高、穗位、叶面积指数等相应增加,叶夹角、茎粗等
相应减少,不同品种变化不一致;单株地上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增长速度减少,耐密
型品种郑单

958 和浚单 20 各密度间增长速度差异小于不耐密品种鲁单 981;籽粒产量先随

密度增加而增加,然后降低,但不同品种表现规律不完全一致;本试验设计密度中,济宁
地区适宜种植密度郑单

958、浚单 20 为 675 万株/hm2 左右,先玉 335、鲁单 981 为 60 万

/hm2 左右。 

  关键词:玉米;密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3.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4-0055-06 

  济宁地区是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密度不合理是制约该地区玉米单
产提高的重要因素。本试验以该地区

4 个主推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其不同种植密度下的

株高、穗位高、穗位叶夹角、空秆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穗部性状及产量等性状的研究,
探讨各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确定其适宜的种植密度,
以充分发挥它们的增产潜力,做到良种良法配套。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地基本情况 

  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

958、先玉 335、浚单 20 和鲁单 981,于 2010 年 6 月在济宁市农业

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地土壤耕层深度

25 cm,有机质含量 131%,碱解氮 567 

mg/kg,速效磷 10564 mg/kg,速效钾含量为 13545 mg/kg。前茬作物小麦。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区,品种为副区。每个品种设

4 个密度处理,第一密度

处理(

D1):郑单 958、浚单 20 为 525 万株/hm2,先玉 335、鲁单 981 为 45 万株/hm2;第二

密度处理(

D2):郑单 958、浚单 20 为 675 万株/hm2,先玉 335、鲁单 981 为 60 万株/hm2;

第三密度处理(

D3):郑单 958、浚单 20 为 825 万株/hm2,先玉 335、鲁单 981 为 75 万

/hm2;第四密度处理(D4):郑单 958、浚单 20 为 975 万株/hm2,先玉 335、鲁单 981 为

90 万株/hm2。共计 16 个处理,48 个小区,小区为 10 行区,行距 060 m,小区面积 100 m2。
播种前底施磷酸二铵、尿素、氯化钾各

225 kg/hm2,于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450 kg/hm2,其

它耕作措施与大田相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主要农艺性状于吐丝期在各处理小区选取中间 2 行,自第 5 株开始连续测定 10 株,

调查株高、穗位高、茎粗、穗位叶夹角。

 

  

132 叶面积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开花期、花后 15、30、45 天及成熟期在小区中间 2 行连

续选取

10 株测定叶面积,计算叶面积指数( LAI)。叶面积=长×宽×075,叶面积指数

LAI)参照叶面积系数测定法。 

  

133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在各处理小区选取中间 4 行收获测产(40 m2),用电子水分测

定仪测定籽粒含水量(晾干后),室内测定各处理的穗长、秃尖长、穗粗,并记录穗行数、行
粒数、穗粒数、百粒重,计算小区产量。

 

  

14 统计与数据处理 

  模型模拟及方差分析均采用

DPS、Curve Expert 13 及 Excel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如图

1 所示,叶面积指数(LAI)在不同密度下随生育期推延呈单峰曲线变化,在整

个生育期内都符合多项式

3 次方程(表 1)。苗期叶面积增长缓慢,拔节后迅速增加,到抽

雄开花期达到峰值,此后逐渐衰减。整个生育期中,

4 个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均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