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教你做轻应用

今年,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配合腾讯力推自己的微信公众帐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很

多朋友告诉我,他们都知道招商银行在微信上有个公众帐号能缴信用卡账单,但对推出更
久的招商银行

 App 却没什麽印象。

这个例子能说明,现在新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或传统企业,也许更应该考虑的是

怎么合理利用超级

 App、生成轻应用来导入和激活用户,而不是从零开始建设“基础设施”。

这篇文章就从产品层面出发,与各位探讨一下轻应用的开发。

老兵增值,新兵突击

我在《轻应用,不只是

Web App》中提到,轻应用能提供立体高效的分发体系,并大幅

降低开发成本。所以理论上说,除了对系统底层能力要求极高的应用(例如

 3D 动画制作),

其他的都应该考虑布局轻应用

——它是已经占据移动互联网山头的 Apps 另一个重要增量

渠道,新进者、长尾应用则可以把轻应用作为主打产品形态。

前者属于原有品牌基础上的二次增值。而长远来看,我认为后者会是轻应用生态的规模

主体,包括传统企业的移动信息化(轻企业应用)、

HTML5 游戏(轻游戏)以及中小 PC 

互联网服务商的迁移,建议大家多关注。

先说轻企业应用

照现在形势来看,传统企业针对各式各样的硬件开发

 Native App,然后自己做发行和

活跃,真的很不容易,也没必要。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著名旅游景点需要做个移动应用,供用户查询信息、订门票。如果

 Native App,之前的思路是“研发——推广营销——获取用户(安装)——提升活跃度—

—盈利”,整个链条节点是串联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每个环节用户和效益都会出现
流失。

但如果做的是轻应用,就能让其中几个环节的关系转化为

“并行”。例如这个景点的 Web 

App 开发完成后,可以接入 UC 浏览器的网页应用中心免费推广,也可以付费到搜索引擎、
门户网站、流量联盟或导航站推广,用户点击链接就能访问到相应的服务界面(所点即所
得),有进一步需求的用户形成付费购买行为(盈利)。而不管付费与否,这个轻应用都可
以通过

 UC+ 应用书签等方式,提示用户保存,方便二次使用(用户获取、活跃度提升)。

以上例子中,

 “盈利”和“获取用户”、“提升活跃度”就是并行关系——你的流量推广,不

必先获取到用户后再进行盈利,而是在需求产生时立刻就能获得收益,并将这个用户转化
为你的长期活跃用户。

未来,

UC 会推出更成熟的基于浏览器的企业移动信息化方案,提供更多更透明的开

放接口,可以很傻瓜式地定制一个轻应用,包含程序图标、启动画面、首页和菜单等元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