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探究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对把握和控制建筑工程的前期工作具有很好的作用,对

工程其他环节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的现
状,并提出一定的管理办法,仅供参考。

 

  关键字: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管理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可以通过货
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并反映工程的经济效果。它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
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
据。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是一个广义概念,在不同
的场合,工程造价含义不同。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工程造价有建设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
单位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等。

 

  

 

  一、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工程预算管理缺乏专业意识

 

  目前有些企业还将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混为一谈,以为只要将各个时期的经营计划安
排好,就是做好了预算管理,其实这是误区。国内实行预算管理较好的企业以实践经验证明,
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一些企业则把预算仅仅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事,把
预算仅当作是控制费用的一种手段。这些片面的认识不可避免导致预算管理功效的削落,甚
至会流于形式。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预算管理部门在编制预算
时,存在不科学和不切实际的问题,简单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

,而对于预算执行情

况的关注却较少,使得预算编制部门难以调动各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预算,更没有条件对
预算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论证。这样的预算往往与实际有很大差异,使预算管理失去了应
有的作用。

 

  (二)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程造价方面的改革已取得明显的进展,观念也出现基本的转
变。工程预算计价方式已从

“定额计价”转为“清单计价”,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仍过分依

赖于

“定额”。特别是施工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各自的企业定额,不利于自主报价、独立报价。以

往的

“定额计价”方式,既不利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也不利于施工企业自主创新。在推行“清

单计价

”的模式下,一些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

通过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导致企业不管市场的需求,片面地通过提高
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

 

  (三)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动态性

 

  目前,国内各界普遍采用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是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多年来,这种管理办法基本适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强化了政府对工程造价的
宏观调控,初步做到了自成体系,管理有序,控制造价,促进效益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
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现行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越来
越明显

,并已开始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工程预算在价格方面更多体现其动态性,是

与市场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