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要:本文针对高职模具设计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使用项目式实践教学方式 ,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使学生在校园内就具有一定的模具设计实践经验,为实际
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程改革

 模具设计 实践 项目式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是缺
少高素质的模具技术人才。大学毕业生曾经是许多企业寻求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师的主要
对象,他们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广的知识面,但是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却往往
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对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

 传统模具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1]。该课程授课内容比较多,而且内

容比较抽象,连贯性又不强,在加上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起点较低,高中的理论知识掌握的
不够扎实,对模具也缺少感性的认识。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得不到较好的调动,教学的效果和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另外,教学与生产岗位脱节,导
致学生毕业后海需要接受工厂较长时间的培训,延缓了上岗的时间。
  

1.模具设计课程位置的定位

  模具设计属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干课程,模具设计是模具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
的一种技能。在学习模具设计之前,学生需要完成《机械制图》、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金

属材料与热处理》以及《机械

CAD》等课程的学习。为对该课程进一步的学习,还应有《模具

制造工艺学》、

Pro/E 软件设计》、

《数控加工技术》以及《

CAE 软件分析》等后续课程,将该课

程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扩展。
  

2.学生就业方向的定位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通的理论计算分析能力不足,因此他们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实
际一线的操作设计人员,就业的岗位可以是

[2]:模具设计员、冲压工、注塑工、模具钳工、工

艺员、质检员、数控机床操作工等。而本课程所支撑的岗位有:模具设计员、冲压工、注塑工、
模具钳工等。
  

3.培养目标的定位

  模具技术需要各种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协同努力,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才能尽快地
缩小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模具工业的发展不仅要靠高学历人才的研究与开发,
更需要培养一大批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正是高等职业教育
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
定》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

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仅仅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解决
简单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要注意以下知识能力培养:能够识读
零件图及模具结构图纸;正确识别模具结构类型;对零件进行合理的工艺分析,选择合理
的加工工序;选用合理的模具结构;合理选用模具的各零部件;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的专
业能力;具有独立学习、查阅分析资料、获取模具设计所需信息、制订工作计划与组织实施工
作、分析与解决冲压模具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力。
  二、

 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

  模具设计分为两大部分: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以及冲压模具设计。这里以塑料成型模具设
计中的注塑模具设计为例介绍课改的实施方案。
  

1.对课程改革的设计

  为满足企业工作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们对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设计,根据课
程的特点及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序化,将工作岗位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