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

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与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而儿科急诊具有发

病急,来势猛,病情变化快。婴幼儿为高发人群,家长陪伴,人流量大,常聚集就诊等特点。

所对应的护理特点随机性强,多为静脉用药,穿刺难度大,要求护理人员穿刺技术高,应

急能力强,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在儿科急诊室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

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见,制定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儿科急诊;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

  

 

  一、儿科急诊护理风险识别

 

  护理风险识别就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归类,

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是护理风险管理基本程序的第一步。儿科急诊室作为

医院的窗口,患儿流动性大,及时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能减少医疗纠纷或差错事故的发

生。

 

  

1、急诊室夜间急诊患儿多为危重症,抢救治疗活动性大,且无预见性,有时显得护理

人员相对不足。候诊检查等待的时间长,患儿家长大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急、最重、最需要

享受急诊服务。此时如果未能及时有效地交流沟通,一旦护理技术欠佳,一次穿刺不成功或

医护、护技耦合性环节欠紧密等极易引起护患纠纷。

 

  

2、用药错误:儿科患儿用药剂量小,常以公斤体重计算。对治疗卡上的名称、剂量、执行

途径等内容时要认真核对。尤其是急诊护士执行各种抢救的时候,更应该坚持三查七对,防

止各种差错出现。特别在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执行口头医属的时候,护士所执行的各种操作与

药物的供给均需与医生核对后方可实施。以免出现用错药、打错针等事故。

 

  

3、病情观察:儿科患儿不同于成人,因其生理解剖特点,致使患儿往往起病急,病情

变化快,且不能自我表达,对一些留观的患儿,护士即使在规定时间内巡视观察室,仍有

延误病情的可能,经常是几分钟前观察时病情平稳,而几分钟后就会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如不及时发现,则会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对正输液的患儿若护士观察不及时,还会有输液

外渗,严重者出现皮肤坏死等可能。

 

  

4、环境与压力:儿科急诊护士常处在哭闹、嘈杂的环境中,尤其是做各种检查治疗时。

患儿的哭声震耳欲聋,有些患儿在输液的全过程哭闹不休,加上患儿家长的训斥声,哄孩

子逗孩子的声音常使护士心烦意乱,其操作又是在家长的严密监督下进行,可使护士心情

抑郁,心理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