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及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加强,

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儿科病房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处理不好

,将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及医院

的声誉。因此

,在儿科病房中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减少护理纠纷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近 3 年来

的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剖析如下

,值得护理同仁们借鉴。 

  

[关键词] 儿科;护理纠纷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4-95-02 

  

 

  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不能正常诉说症状、陪护多、临时处置多、工作繁重、

风险大、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

,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加之现在孩子是家庭的

中心

,父母爱子心切等特殊原因,对护理的期望值很高,更容易引发护理纠纷。故在儿科工作的

护士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

,要有预见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减少或杜绝护理纠纷的发

[1],以保证护理质量及维护医院的声誉。 

  

 

  

1 护理纠纷的原因 

  

 

  

(1)首次接诊患儿时,未能热情周到的接诊及未能为患者做详细的入院宣教和健康教育而

让患儿家长造成第一印象不良的记录

,其不满情绪为护理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2)父母期望

与医疗服务过程脱节

,父母爱子心切,但医疗知识缺乏,对护理操作的必要性与效果难以做出公

正客观的评价

,对护士缺乏信赖。对正常的操作产生误解,易形成挑剔、否定、甚至拒绝的态度,

有的父母会在强烈的紧张情绪支配下盲目归因并迁怒于护士

,护士往往成为家长表达不满的

最直接对象。

(3)社会因素: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相应的医疗卫生法律知识还不健全,

大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加之我国护理人员缺乏,故护理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

护理纠纷中的主控方主要是患者及家属。人们在心理上有同情弱者的倾向

,往往偏袒主控方,

因此少数人以造成纠纷的方式解决治疗过程中的问题

,获得精神支持和经济补偿,得到心理平

,目前仍没有法律来制约这种社会现象。(4)输液、采血时未能做到“一针见血”,这是发生护理

纠纷最直接的原因

,或是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但因固定不好或家属抱患儿姿势不正确碰到针头

致液体外泻或针头脱出造成穿刺部位红肿、水泡

[2]。(5)护理工作中未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导致工作不到位

,遗漏液体。另外,拨针后未能有效沟通致家长未压好针眼而出现出血。(6)临床

护士不足

,病人多,致治疗、护理不能及时进行或因忙着抢救重病人,处置新病人未能及时为某

患儿处置。

(7)为患儿做各种处置、操作时,其目的、注意事项等告知程序不详尽。(8)患儿及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