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证券市场上不同证券的收益常常协同变化。传统观点认为基础价值的协同性决定

收益协同性,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交易诱导协同性。本文以

2002 年 7 月~2006 年 11 月间上证

180 指数 7 次调整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分析实证发现:国内市场存在收益协同性,交

易行为产生收益协同性。本文将行为金融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中国的研究中,对证券间收益

协同性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收益协同性

 行为金融 上证 180 指数 

  

 

  一、引言

 

  

 

  资产收益在某种经济或心理因素支配下的共同变化称为协同性(

Comovement)。协同性

经常出现在一些具有某种共性的证券中,如小公司股票、行业板块、指数样本股都有可能发

生不同程度的协同性。传统理论以

Fama 的有效市场假说和 Sharpe 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代

表,认为收益协同性反应基础价值的协同性。理论和实证表明基础价值协同性观点能解释一

些收益共同变化的现象。然而,某些证券的基本面根本不相关,为什么它们的收益会协同变

化呢?例如,对于小市值股票、封闭式基金、指数样本股出现的协同性,基础价值协同性难

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这就促使学界去探寻基本面之外的影响因素,

20 世纪 80~ 90 年代

兴起的行为金融理论提供了新的解释。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收益协同性进行较为系

统的探讨,论证交易行为是收益协同变化的重要原因。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不同于基础价值协同性的观点。

Fama 和 French (1995) 研

究收益率的三因素模型,发现某些证券收益的协同性与基础价值的协同性无关。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

Delong 和 Shleifer(1990)等人提出了噪声交易者模型

(DSSW 模型),认为套利受到限制,噪声交易者风险是系统性风险,并且将对股价产生长期

均衡的影响,因此,在受到同样的噪声交易者情绪变化的影响时,基本面不相关的证券也

会出现协同性。

 

  

Lee,Shleifer 和 Thaler (1991) 提出协同性的偏好理论:有些证券仅由部分特定的投资者

(如个人投资者)控制,随着风险偏好和情绪的变化,投资者改变所持风险资产的比例,

从而形成这些证券收益的共同因子。他们的理论适合解释小市值股票和封闭式基金的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