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高温高湿天气玉米易发生顶腐病

   玉米顶腐病是近几年新出现的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危害损失大,生产上
应早防早治。
  玉米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顶腐病,不同生育期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苗期受害
病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皱缩、扭曲,出现黄色条斑,重病苗茎基部变灰、
变褐或变黑,整株枯死。成株期受害,病株多矮小,也有矮化不明显的,其他症
状呈多样化。(

1)叶缘缺刻型。病叶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

褪绿呈亮黄色,严重时叶片的半边或全叶脱落,只剩叶片中脉及中脉上残留的
叶肉组织。(

2)叶片枯死型。叶片基部边缘褐色腐烂,叶片有时呈撕裂状,严

重时顶部

4~5 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3)扭曲卷裹型。顶部叶片卷缩成直立长

鞭状,有的在形成鞭状时被其他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有的顶部几
个叶片扭曲缠结不能伸展,缠结的叶片常呈皱缩状。(

4)叶鞘、茎秆腐烂型。穗

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腐烂,有时叶鞘内侧和紧靠的茎秆皮层也呈铁锈色腐烂,
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条斑,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粉
红色霉状物,刮风时易折倒。(

5)弯头型。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黄,叶鞘、茎秆

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

6)顶叶丛生型。(7)败育型或空秆型。轻

病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重病株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
  玉米顶腐病主要由土壤中的串珠镰刀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
残体上越冬,次年从植株的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以后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助
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低洼田发病重,玉米喇叭口期遇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易发病
不同玉米品种抗病性有差异,浚单

20、郑单 958 等品种较感病,发病严重。蓟

马、蚜虫等害虫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也会加重顶腐病发生。
  防治玉米顶腐病,应采取综合措施。(

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株并集中

销毁,重病田要轮作倒茬。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及时施氮肥,同时喷施锌肥和生
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发现黏在一起的叶片,及时用刀片挑开,干燥时
发病组织很快干枯,病害停止扩展,雄穗也能正常抽出。(

2)药剂防治。一是

药剂拌种,常用药有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

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用种子重量

0.4%的药拌种。二是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加入适量硫酸锌

肥,将背负式喷雾器的喷头拧下,对准玉米心叶从上至下喷灌,每株灌药液

80

毫升。也可以选用

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3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

5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每隔 7~10 天一次,

连续防治

2 次。喷药时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