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目前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流

行最广,危害极大。国内有近

10%的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逾 1.2 亿,其中乙

型肝炎患者近

3 千万,每年有近 30 万人死于乙型肝炎或肝癌。可以说,在医院,无论从

事哪一专业的医疗工作,总免不了要接触到乙肝病毒的感染者。

一、乙型肝炎相关知识

(一)病原学
    1965 年费城遗传学家 Brumberg 在研究血清种系多样性时,发现曾多次输血的白血
病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抗体,可以与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发生沉淀反应,被认为
与 血 液 病 有 关 , 该 澳 大 利 亚 土 著 人 血 清 中 的 抗 原 称 为 澳 大 利 亚 抗 原 (

Australia 

antigen),68 年认识到该抗原与肝炎有关,称肝炎相关抗原( 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gen,HAA),即现在称之为 HBsAg,此后免疫电镜用于澳大利亚抗原的检查,观
察到病毒颗粒,

70 年 Dane 报道了完整的 HBV 颗粒。

       HBV 属 嗜 肝 DNA 病 毒 ( hepadnaviridae ) 。 该 属 中 还 有 : 土 拨 鼠 肝 炎 病 毒

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 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round spuirrel hepatitis virus, 

GSHV)、鸭乙型肝炎病毒( duck hepatitis B virus, DHBV)及苍鹭乙型肝炎病毒

heron hepatitis B virus, HHBV)。由于 HBV 感染的动物模型(黑猩猩、树鼩等)较难

获得,这些嗜肝

DNA 病毒感染的动物肝炎模型常用作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研究。

1.HBV 形态结构

电镜观察

HBV 感染者血清中 HBV 颗粒可呈三种形态:

①大球形颗粒(Dane 颗

粒):直径

42nm,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结构为:

外层:囊膜。含

HBV 表面蛋白(HBsAg)

内层:核衣壳。含

HBV 核心蛋白(HBcAg)

核心:含

HBV 基因组(HBV DNA)和 DNA 多聚酶(DNAP)

② 小球形颗粒:直径 22nm,在血清中含量最多,为 Dane 颗粒数的 103~106 倍。
③ 管形颗粒:22×40~400(另有报道为 100~1000)nm。
后两者仅含

HBsAg,为病毒过剩的外壳,无感染性。

2.HBV 基因组结构
    HBV DNA 全长约 3.2kb,为双股环状。双链长度不对称,全长的一链为负链,与病
毒的

mRNA 互补;较短的一链为正链,其长度为负链的 50%~85%。HBV 负链有 4 个

开放读码框架(即基因编码区,

open reading frame, ORF):

        pre-S1 区: 编码 pre-S1      大蛋白
S 区    pre-S2 区: 编码 pre-S2       中蛋白
        S 区:     编码 HbsAg      主蛋白(表面抗原)

C 区    pre-C 区:  编码 HbeAg
        C 区:     编码 HbcAg
P 区:编码 DNAP
X 区:编码 HbxAg  因开始鉴定时,对该基因表达产物功能不明确,而称

X 区,现已了解 X 蛋白可调节病毒基因的转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