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

  目的 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与 CT 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

价值。方法

 将 93 例肺栓塞患者分为两组(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组和非大面积肺栓塞

组),分别对全体患者、不同分组患者肺

V/Q 显像与 CTPA 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Q 显像与 CTPA 总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中肺

V/Q 显像检出率高于 CTPA(P<005);在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组中 CTPA 检出率高
于肺

V/Q 显像(P<005)。结论 CTPA 与肺 V/Q 显像诊断肺栓塞各有优缺点,应将两种

诊断技术优势互补,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有效信息。

 

【关键词】

  肺通气/灌注显像;CT 肺动脉造影;肺栓塞

  肺通气

/灌注(V/Q)显像在肺栓塞(PE)的无创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

来一直作为

PE 的一线诊断手段,CT 肺动脉造影(CTPA)也是一种新兴的有价值的无创诊

断方法。近期有学者推荐将

CTPA 作为 PE 的一线诊断手段,但是也有学者并不认同。本文回

顾了

93 例 PE 患者的肺 V/Q 显像与 CTPA 的影像学特点,并对二者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对比

分析,以期对解决上述争论有所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03 年 5 月~2006 年 10 月,经肺动脉造影(PAA)确诊并在确诊前

7 d 内采用过 CTPA 及肺 V/Q 显像诊断的 PE 患者 93 例(CTPA 及肺 V/Q 显像间隔时间不超

3 d),其中男 60 例,女 33 例,年龄 54~72 岁,平均年龄(635±83)岁。依照中华

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制定的分型标准〔

1〕,将全

体患者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

PE 组(A 组,n=42)和非大面积(不含次大面积)PE 组(B 组,

n=51)两组。

  

12  检查方法

  

121  肺灌注显像  患者取仰卧位,静脉注射 99mTc聚合白蛋白(MAA,北京欣

科思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85~370 MBq,应用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 Philips Sky 

Light)选用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进行常规 8 体位平面显像,每个体位采集计数为 5×105,
采集矩阵为

256×256,窗宽 20%,放大倍数 15。

  

122  肺通气显像  采用 99mTc亚锡喷替酸(DTPA,北京师宏药物研制中心),

经雾化吸入装置(北京核健科技贸易公司)雾化后,嘱患者吸入肺内,氧气流量为

7~10 

L/min,吸入时间为 5~10 min。肺通气显像采集条件与肺灌注显像相同。

  

123  CTPA  采用连续容积扫描方式(Light Speed Q16,GE),范围自胸廓入口至

左侧肋隔角以下

2 cm,层厚 15~3 mm,层数为 45~90 层。单层扫描时间为 100 ms。利用

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

Omnipaque300),总量约 50~100 ml,流速

30~40 ml/s,扫描延迟时间 14~25 s,平均(1656±273)s。

  

13  影像分析  CTPA 由 3 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0 为管腔通畅;1 为中心

区充盈缺损;

2 为附壁血栓;3 为完全阻塞;4 为部分充盈缺损。1、2、3 和 4 判断为阳性,0